第四百六十五章 山东出了个陆文宗[第1页/共2页]

最后赶到的刚林却有分歧观点,他道:“王爷不必忧烦,前番洪承畴已探明北犯淮贼不过是畴前明军的高杰部,此人是流寇出身,只知四周流窜,又无攻坚东西,真就是窜到京师,也不过自投坎阱。”

“叫在京各王、贝勒、贝子家中奴奴阿哈都发甲上城助守,叫豫王不必被贼偏师管束,立行北上,叫洪承畴、张存仁速速安定乱民,断不能让贼再逃回...各地设防兵马,不管满汉绿营,俱由豫王一体节制。”

但是,票拟不到一年,多尔衮即以为,“凡陈奏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常常误事,因而决定各部院以及各省文武官员奏章不再经过内院大学士票拟,所奏与六部无涉者,如条陈政事、本国奥妙、独特策画等本章俱赴内院转奏于他摄政王晓得,使得内阁没了票拟权力,朝中大权全数归于他多尔衮一人之手。

满清入关以后承沿明制也设内阁,大学士们还是票拟,只是却无了司礼监批红。

“是,主子这就去拟。”范文程从速应下。

“内阁拟个谕旨斥责他们,叫他们晓得朝廷不是傻子。”

当年明朝因为征剿农夫军,将主力都派在西线,现在清廷一样也因为征剿农夫军将重兵放在西线,导致京畿一带极度空虚。

洪承畴还上书弹劾逃到北直境内的山东巡抚方大猷,说此人畏贼如虎,每日躲在城中只知喝酒作乐,酒醒以后除了往京中发垂危文书,再无作为。

多尔衮脸上黑云不散,却没说要罢要杀,因为他晓得眼下还得靠着这些前明降官们。

“这些还用你们说?本王就是不明白这高杰如何就突到都城来了!”

最后,还是苏克萨哈感觉如许静着也不是个事,便开口禀道:“王爷,主子觉得贼军纵是入畿辅也无以安身,只要京师戒严,严阵以待,贼兵必不能耐久。

成为皇叔父摄政王的多尔衮在百官心中严肃日重,此时发怒,便是刚林贵为内院大学士,多尔衮的亲信重臣也是不敢再说,以免触了摄政王心中紧绷的弦。

“说得对,”

前番归顺我国处所士绅,更被缉捕吊拷烧掠,同顺贼北京拷饷如出一撤...贼勒要窖粮窖银,房地为之翻尽,庐舍为之焚拆,乃至人无完衣,体无完肤,家无全口,抢天呼地,莫可控告。军民饥饿,道死无虚日。河间、沧州数百余里杳无火食,某地辫子堆积如山。真使贾生无从痛哭,郑图不能尽绘。职不知近畿群众何至如此其极也。”

范文程点头说道,“豫亲王已马不断蹄回师,贼兵若敢顿于城外,无异自寻死路。”

人丁少天然地盘多,可地盘多了没人种又有甚么用。

局面之坏,范文程等人也是心知肚明。

多尔衮面黑。

洪承畴于奏疏中所描画的就是正月以来北直地区的惨状,城外如此,城内也是民气惶惑,不时有贼人铤而走险刺杀大清命官,导致多地委任官吏弃印逃窜。

而那北寇的淮贼像极了当年从口关入边的清军,乃至手腕都是一模一样,就是烧杀劫掠,极尽粉碎能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就是洪承畴现在的处境。

宁完我这几个月曾对北直和京师人丁做过统计,悲观估计大抵现在顺天府连同都城中的汉人不敷七十余万,北直各府最多也就百万人。

人丁何故如此希少,除崇祯十五年始的大瘟疫外,也同他大清有关。四次入关,连南边的山东人丁都降落了七成,况每次入关必至的重灾区北直京畿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