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1页/共3页]

朝堂百官心中一动,现在的确是大宋的绝佳机会,赵煦亲政,昂扬图强,复兴大宋,何尝没有一统天下的机遇。

“官家下旨让蔡确回京治病,为何三司不知?百官不知?”赵挺之逼问道。

“奸相王安石之孙王棣,鼓励太门生,太大夫叩阙,更有无知百姓跟随形同造反!理应严惩。”

此乃赵煦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朝会,哪怕是之前高太后病重让赵煦单独措置朝政半月不足,还是不算亲政,

(本章完)

世人神采一抽,西夏垂帘听政,辽国帝王已老,而大宋则是二者弊端皆有,高太后既是垂帘听政,又是垂老迈矣,三家的确是相互摆烂。

赵挺之哑口无言,只能转移话题道:“西夏的确是衰弱,但是辽国么,两国狼狈为奸,一旦大宋对西夏作战,辽国趁虚而入,辽国马队百万,一旦挥师南下,开封无险可守,恐怕有灭国之危。”

昨日高太后还在,他略微留一些脸面,现在天然毫不避讳,痛斥高太后独揽大权不放。

范正冷哼道:“未战先惧,大宋有赵大人如许的臣子,才是亡国之祸,以范某看,此次西夏必败,并且败于垂帘听政!”

“蔡确!”百官心中一动,不由想起曾经百官之首的阿谁肥胖的身躯,其乃是新党魁首、朝堂宰相,却又被车盖亭诗案所诬告,短短数年被贬低岭南,成为罪官。

赵煦顿时双拳紧握,他精通时政,天然晓得夏惠帝的惨痛了局,如果他不强行逼宫,哪怕今后勉强亲政,也没法独揽大权,想要变法图强,恐怕也会落得夏惠帝的了局。

赵挺之义正言辞道:“百姓痴顽,又岂能明白我等的苦心,太门生墨客意气,不懂大宋情势之险恶,辽夏两国狼狈为奸,一旦战事复兴,大宋定然生灵涂炭。”

“非也!范某反而以为,现在乃是大宋一统天下的大好机会。”范正出列直视赵挺之辩驳道。

顷刻间,朝堂百官看向范正的眼神多了几分赞美,无人以为范恰是在纸上谈兵,反而范正的每一策都重重的打击在西夏的致命之处,如果连如许的西夏大宋都没法克服的话,那大宋将士只能说是酒囊饭袋。

赵挺之噗嗤一笑道:“当年西夏梁太后垂帘听政,当年新党勾引先帝,也是一样的说辞,成果大宋六十万军民战死在疆场,就是前车之鉴。”

“更可骇的是西夏梁家为了一己之利,竟然将侄女嫁给夏惠帝,现在一门两后,大权独揽,外戚干政,西夏海内定然民气反面,现在乃是西夏最衰弱的时候,更是大宋的天赐良机。”范正高呼道。

范正辩驳道:“辽国更不敷为虑,大宋好歹还和西夏常常作战,而辽国承平上百年,早已经军队废弛,辽帝耶律洪基已经六十,命不久矣,其在位先有重元之乱、后有耶律乙辛擅权乱政,赐死皇后萧观音,如许的辽国锐气已失,大宋只需严守死防,定然让辽国无功而返。等候清算完西夏,辽国不敷为虑。”

满朝为之一寂,世人皆知,现在西夏和大宋一样,都是少年帝王即位,太后垂帘听政。

朝堂高低不由心有戚戚,对于蔡确他们心知肚明,曾经的车盖亭诗案的确是诬告居多,现在其又光阴无多,再赶尽扑灭恐怕有点说不畴昔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