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亡国之策,垂帘听政[第2页/共3页]

赵挺之哑口无言,只能转移话题道:“西夏的确是衰弱,但是辽国么,两国狼狈为奸,一旦大宋对西夏作战,辽国趁虚而入,辽国马队百万,一旦挥师南下,开封无险可守,恐怕有灭国之危。”

满朝百官纷繁点头,本日的局面的确和神宗期间大不不异,神宗期间西夏固然太后垂帘听政,但是西夏的气力并未减弱,现在西夏颠末一些列内斗气力大损,再加上其外戚干政,两任梁太后垂帘听政,其海内定然民气不齐,的确有可乘之机。

范正正色道:“垂帘听政并非亡国之策,真正的亡国之策为了垂帘听政而垂帘听政,梁太后为了迷恋权力,把持大权不放,乃至于夏惠宗英年早逝,其侄女小梁太后再次垂帘听政把持大权。”

百官神采一变,他们晓得范正此举乃是指桑骂槐,但是却没法辩驳。毕竟西夏梁太后把持大权不放,乃是究竟。

百官纷繁沉默,远有武则天之事,近有太后刘娥、西夏梁太后的前车之鉴,百官心中明白,希冀高太后主动还权,恐怕是微乎其微,到时候,西夏的夺权之争,恐怕也会在大宋上演。

朝堂百官心中一动,现在的确是大宋的绝佳机会,赵煦亲政,昂扬图强,复兴大宋,何尝没有一统天下的机遇。

范正环顾众臣,痛斥道。

范正共同道:“据太病院来报,蔡大人所抓的药大多乃是虎狼之药,恐怕命不久矣。”

赵煦俯视群臣,毫不避讳道:“蔡确并非无召回京,而是其沉痾在身,朕怜其曾经为国效力,现在医家大兴,医术大进,特地让其回京治病。”

“败于垂帘听政!”

百官纷繁点头,当年神宗也是趁着西夏幼帝即位,梁太后垂帘听政,想要一战安定西夏,成果连遭大败,熙宁变法也大受打击。

范正辩驳道:“辽国更不敷为虑,大宋好歹还和西夏常常作战,而辽国承平上百年,早已经军队废弛,辽帝耶律洪基已经六十,命不久矣,其在位先有重元之乱、后有耶律乙辛擅权乱政,赐死皇后萧观音,如许的辽国锐气已失,大宋只需严守死防,定然让辽国无功而返。等候清算完西夏,辽国不敷为虑。”

“奸相王安石之孙王棣,鼓励太门生,太大夫叩阙,更有无知百姓跟随形同造反!理应严惩。”

“更有墨客围堵白虎堂,唾骂将士,开封城一片混乱,太皇太后老持承重,还请太皇太后出面稳定大宋朝野!”

“一统天下?”赵挺之怒极反笑,指着范正痛斥道:“总有一天,大宋要亡于你这类纸上谈兵之人之手,赵某能够包管,不出半年,西夏必然来袭,辽国亦蠢蠢欲动,再不挽救,悔之晚矣。”

满朝为之一寂,世人皆知,现在西夏和大宋一样,都是少年帝王即位,太后垂帘听政。

“官家下旨让蔡确回京治病,为何三司不知?百官不知?”赵挺之逼问道。

此乃赵煦第一次真正意义的朝会,哪怕是之前高太后病重让赵煦单独措置朝政半月不足,还是不算亲政,

“更可骇的是西夏梁家为了一己之利,竟然将侄女嫁给夏惠帝,现在一门两后,大权独揽,外戚干政,西夏海内定然民气反面,现在乃是西夏最衰弱的时候,更是大宋的天赐良机。”范正高呼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