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九天雨落戈不休 一[第2页/共3页]

“六郎,大食兵力虽盛,但若军情能及时通报到拓枝城,安西军敏捷北上夹攻,我军必能击退艾布??穆斯里姆。吾所忧的是,为何数万乃至数十万粟特人,甘心为大食人卖力。本日一战,我军虽稍占上风,挫了大食军的锐气。但见粟特士卒对大食人惟命是从,心中不免有些气闷。”王正见长叹之时,霹雷隆的雷声在苍穹中翻滚不息。

“实在移拔可汗已经明白突骑施汗国的窘境,试图和缓周边关xì。但其前人作孽太多,贤人和政事堂也实在不敢再信赖突骑施人,故而下定决计,在石堡开战前,完整摧毁突骑施部。”王正见对移拔可汗这个对shǒu的评价并不低。

read_content_up();

“都护所言若为太子所知,恐又惹出祸端!”杜环委宛提示道。

“都护,某自来到北庭以来,对碛西、河中甚是感兴趣,也曾遍及汇集谍报,体味沙陀、黠戛斯、突骑施、葛逻禄和粟特人的汗青和习性。在吾看来,粟特人之以是甘心投奔大食,究其本源,乃‘绝望’二字。”杜环胸有丘壑,对昭武九姓了若指掌。

“可惜啊,苏禄可汗击败了大食人后,却萌发了称霸河中的妄念,试图将大唐摈除出去。他回身和吐蕃、大食之间勾勾搭搭不说,还多次攻击龟兹城,实在可爱。”王正见叹道:“欲借外力成事,却不免受其反噬之苦。河中如是,某担忧漠北亦将步以后尘。”

“都护,击溃突骑施汗国,制止其滋扰石堡之战,天然没错。可突骑施部的式微,却导致河中流派大开,使得大食人趁机悄悄超出乌浒水,软硬兼施,重新规复了对昭武九姓的掌控。从名义上看,昭武九姓还是大唐的藩属;可实际上,倒是大食人在此征税、征兵,并不竭诡计让粟特人改宗皈依。单就怛罗斯城而言,大食叛军竟然偷偷在此驻扎了三千呼罗珊马队,石国实际上已经完整沦为大食人的主子国。是以,在庭州听行商讲怛罗斯城中大食人的商队格外多时,某便担忧石国北部暗藏有大食人的军队。”

“以是贤人才不得不拔擢突骑施人,以抵抗大食东侵,维系河中民气!”对于大唐碛西国策的变迁,王正见知之甚深。

“东北的契丹、奚等部近些年也动jìng不小。安禄山养贼自重,小手腕很多,固宠之心甚炽,却无老成谋国之举,也甚是令人忧心。”王正见视野开阔,所留意的不但碛西一地。

“都护,苏禄可汗与大唐貌合神离以后,数次骚扰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均为我军所败,不久便在汗海内哄中身亡。他的担当者却不以之为戒,反而越走越远。突骑施人自不量力,竟然试图西战大食、东掠大唐、南抗吐蕃,将河中视为自家禁脔。不过,突骑施汗国心气虽高、气力却愈发不济。在蒙受我军和大食人的打击后,突骑施汗国的节制范围不竭萎缩,终究在客岁完整颠覆。”杜环明白王正见表情不佳,便将话题转回河中旧事。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敢问都护,所忧为何?”杜环眉头微皱,沉声问道。

“都护,几十年来,大食军曾多次超出乌浒水,攻伐昭武九国。康国、石国、安国、米国、曹国等昭武九姓,最后也都曾奋力抵当过大食人的入侵。但大食国方兴未艾、兵强马壮,反观粟特人,一盘散沙、气力不济。数次抗争都是寡不敌众,屡战屡败。昭武九姓的国王们,也曾多次上表、遣使或亲身前去长安,祈求贤人和政事堂出兵。可大食兵马东侵越来越频繁,贤人除了在开元三年(715年)出兵帮忙过拔汗那外洋,却再也没有为援助粟特人而西征河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