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朝野风传,贤人拓边之心仍炽。为鼓励边镇将士克意进取,成心开本朝之先河,封边将节帅中军功赫赫者为王。
鲜于向披上狐裘,在婢女的搀扶下,走上马车。
“还没有到吗?”鲜于向见前路一片苍茫,甚么也看不清,忍不住问道。
“甚么节帅!”鲜于向喝道:“某早已辞去节度使一职,现在剑南节度使是杨国忠。快到长安了,尔等务必慎言!”
想到此处,鲜于向更是烦恼不已。
在信的开端,杨国忠还特地写道:“仲通兄万勿沉沦剑南一隅,中枢朝堂,必有阿兄发挥之地。”
虽不知杨国忠为何要搞得如此神奥秘秘,但鲜于向还是依约向刘家村赶去。
...
错就错在,一贯恭敬的南诏王阁罗凤竟然背信弃义起兵造反,杀死了云南太守张虔陀,攻占了剑南道南部三十二个夷州。
杨国忠虽就任剑南节度使,但他身上职使有四十余项,等闲不能分开长安。是以,现实在剑南道主持大局的,就是知留后事的崔圆了。
想到这里,鲜于向心中不由有点惭愧。因为,客岁刚得知阁罗凤背叛的动静时,贰心中是窃喜大过惊骇的。
漫漫风雪当中,只见一面蓝色的酒幌随风飘零,上书四个略显清秀的大字:“若兮堆栈”。
固然有些不舍,但鲜于向还是当即遵循杨国忠的要求,敏捷上表,以“才具不敷,难荷重担”为由,要求辞去官职,并大力保举杨国忠接任。
平心而论,鲜于向自知不该抱怨杨国忠。自家事本身清楚,鲜于向明白,若无杨国忠不遗余力的搀扶,客岁他毫不成能代替病逝的老下属章仇兼琼,成为节镇一方的剑南节度使。
数年前鲜于向赶赴长安插手元日大朝会时,已经见地了五杨的显赫。他觉得那已经是日上中天了。而现在看,杨家的繁华还远远没有达到顶点。
鲜于向晓得后,曾在进京朝见时暗里问过杨国忠。而从杨国忠用心矫饰中,鲜于向探知,此事绝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