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以恒看向苏念秋“持续说下去。”
苏念秋坐在画舫上,支着脑袋看着波光粼粼的江水,深思。
宁以恒手指风俗性的小扣画舫的木板说道“永和十年(354年)仲春,桓温率军北伐前秦。他亲率步骑四万自江陵解缆,由水路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西),然后自淅川(今河南淅川东)直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同时命梁州刺史司马勋兵出子午道。晋军历经数次血战,活捉前秦将领郭敬,击退淮南王苻生,顺利进入关中。”
苏念秋皱起眉头“桓温(312年-373年),字元子(一作符子),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人。东汉名儒桓荣以后,宣城内史桓彝宗子。桓温是晋明帝的驸马,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申明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北伐前秦、后秦、前燕),军功累累。”
宁以恒看向苏念秋“按事理慕容睿身为晋元帝不该任由这件事情产生,慕与沈,共天下。这沈家王敦到底是如何回事?”
宁以恒看着苏念秋笑道“同年四月,桓温进驻灞上(今陕西西安东)。苻苌等部秦军退守长安城南,前秦天子苻健自领羸兵六千恪守内城,四周郡县更是纷繁来降。桓温抚喻百姓,使其安居复业。桓温进入关中时,正值麦收时节,他就筹算当场收麦,以处理军粮题目,因而屯兵不前。苻健闻听晋军收粮,猜到恒温军中粮草不敷,遂采纳采纳坚壁清野的体例,使得晋军粮秣不继。六月,桓温被迫撤返江陵,并将关中三千多户百姓一同迁走。秦军随后顺势追击,晋军大败,伤亡甚众。桓温北伐期间,隐居关中的王猛曾前来拜见,并大谈当世之事,旁若无人,深得桓温的赏识。桓温撤退时聘请王猛一同南下,并任命他为高官督护。但王猛却不肯跟从,留在了北方。”
苏念秋楞了一下“甚么事情?”
苏念秋惊奇的看着宁以恒“哦?”
苏念秋眼睛瞪大“王敦之乱?”
宁以恒点了点苏念秋的额头“西晋末年,纠合流民数千家结垒自保。后率众南渡,元帝任为鹰扬将军。以破王敦功,进使持节、冠军将军、历阳内史,有锐卒万人。庾亮在朝,消弭苏峻兵权,征为大司农。他于咸和三年(328年),以讨庾亮为名,与祖约起兵反晋,攻入建康,大肆杀掠并专擅朝政。不久温峤、陶侃起兵讨伐,苏峻败北被杀。”
苏念秋眨了眨眼睛“我上一世听父亲说过,沈家王敦与堂弟沈家王导都是东晋的建国功臣,当日还是琅邪王的晋元帝初镇建康时仍没有声望,江南士族乃至布衣都无人理睬他,王导与王敦则为他建立声望,建立起在南边较安宁处所的一个朝廷。王导主掌政策事件,而王敦则把握军事力量,对东晋建立有极大的进献,当时的人更称"慕与沈,共天下。"可见沈氏的职位和影响力。”
宁以恒淡淡一笑“这是上一世的你,这一世你没挑选他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