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道听途说,从不下实施,
修功不知功,到底是懵懂,
诸法是行因,得果是天然,
如是不寻觅,名为无求者。
颂:
民气贪婪重,夏虫妄言冰,
在乎阴界内,或是在阳城?
若不思如此,必不能见德,
丙申年四月廿四日说善德忏罪,略而记之。
心行一如者,身心无二等,
无智亦无慧,修功不胜利,
吃喝拉撒睡,身后骨成灰,
你们都是想要称帝的,你们想要的是阿谁名号,而不是真的去做一个大帝真君,因为你们没有阿谁聪明去想,也没有阿谁德行去做,因为不是脚结壮地的走路,只是在胡想盲修罢了,甚么时候能够让本身百万神明爱护归心,当时候才算是大道根底初成,想修大道,不是想想便能够的,因为没有悟道的人底子不晓得。
血身与灵心,一如无二等,
人行于地上,还是行于空?
存亡在身上,还是在心中?
而实际无道,说德亦幻说,
不思存亡事,何必求脱死,
对本身的身心尚且不体味,对本身的部属尚且不加规矩,对祖宗神明亦无礼节,死无葬身之地,业报如是,若不早知,岂不痛哉!
前次所说三层三关工夫,第二个三关,是在第一层工夫充沛的根本上产生的,就算第一层的三关过了,但是还需求把根本做足,渐渐才气天然进入第二层,比方种子抽芽并不能直接破土而出,需求孕育。
念念皆善护,护长于念念,
有人丁口声声说本身在修证,但内心的懒惰、怠惰、机巧、贪求等情意却不时发作,他们又不思改过,明显不是修士,恰好说本身是修士,明显不知真修之事,恰好觉得本身晓得真修之事,一妄生,万妄成,不省之过也。
不信因果报,何必修诸法,
思惟之称量,情识几分重?
你们对待本身的物品尚不能珍惜,又如何会顾及别人的属物呢?若无顾念别人之德,又何谈博爱众生呢?不要总想着那些高大上的东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们现在不从根底高低工夫,将来有多高的修为,也会因为根底的一点藐小缺点而崩溃。
小德尚乌有,焉敢求大德,
身在神内否,还是神在中?
不礼先德者,后德不能立,
谁能辨如是,那个常思此?
畴昔黄帝治天下时,想要作为时,都是要躬身作揖礼拜臣下叨教当如何治如何理,帝者,当有是德,你们心贪帝位,不思帝德,凭甚么能够修行有成呢?畴昔的臣下,是帝者之师,而你们对待本身的部属倒是残暴鞭挞,你们何德何能让部属归心于你们呢?你们对待本身的部属尚且如此刻薄,能够看到你们对待别人和别人的部属时会是甚么态度,如许的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受人欢迎,恶魔都不喜好如许的人。
整日里胡思乱想、夸夸其谈,自心所想尚不自知,此即无明人缘,此乃无明之根,此根不除,永是愚痴,以愚痴心,自作聪明,倒置心中,生倒置见地,以倒置见地起倒置思惟,以倒置思惟,做倒置行动,如是倒置人间,一念生时,有如是多种倒置丛生,若不自省忏悔,岂有明白期间。
但于实际施,莫问谁胜利。
德成道自明,何故苦修功,
德行养德行,德行发德行,
见非即见真,何必求真德,
得道者对人言语,指心而说,无有私意,比方对镜观面,你们老是看禅门公案,本身聪明不敷,福分不敷,比如瞽者欲见五色,了不成得,公案是一界,自心是一界,二界不相因,无因则无果,穷劫寻觅,不见案理,若自发得能佛道双修,固然去,劝君莫教人,教人是毁人,天孽犹可恕,自孽不成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