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有至圣布道人间,众修学者,同窗一堂,而至圣为此中某或人多言多教,于某或人鲜有身教,非至圣有偏私,其修学者自心开解,得见圣心故,圣言乃为之传播。
颂:
心性若无德,凡不入圣,
比方门窗,若门窗紧闭,虽是白日,室内无光,如有诸人,心门自开,而圣日月,光亮自入,非日月有私,人无私行也,私行不私,亦同日月。
如是还丹者,必能善调火候,何谓火候,乃心神识意也,于此等工夫,应能善知自情认识中深浅轻重之识心念想,若不能知,则不能美意图念,则是盲修,若不自知认识境地中深浅之认识,必不能生神意,必不得灵明,必不知休咎,必不悟奥妙,必有各种劣根心性在,如是持修,非善道也。
元心破虚妄,精力化灵胎,
血气循血肉头绪而运转,乃心神内敛,精气内蕴,气血渐纯,是故自感有气味流转,或温或热或凉,此皆因本身血肉气性之所窜改,非精气有诸触因,最后血气从腹底而行,循督脉当中血脉为路,从皮下血脉中循行任督,渐次循行而通达周身,浑身气血,较之当初,略为纯洁,此时之人,自发精力利落过于畴前。
颂:
以心为业,以业为心,心中生德,业化德相,随德化行,乃有善恶,因而福业障业随生,其底子处,便是心动,若心尚无,则无人间,无始无终,何有生灭?第一世未有,何来循环?
如是第二层工夫名为炼精化气,所化者,精气也,比之元精,略加精炼,名为元气,亦是精气也,此元气善能养神,是故自成一性,名为元气。
是故当省自心,心不温和,身内灵蛇,则是毒蛇,此蛇不害别人,专害本身,若汝心中浑厚之性不有,则汝灵龟不能弄蛇,龟分歧蛇,非是玄武,此功则不能成。
如是略说修真工夫次第,说此动手之法,非以此法为重,盖以此法为途修炼入道,若至于悟道,当须舍法,若此法修尽,当视之为糟粕,不成恋之,时年丙申四月初四记之。
修行人活活着上不轻易,不修行的人活得也不轻易,正道传的不轻易,正道传的也不轻易,明白人不轻易,胡涂人也不轻易,大师都不轻易,不要等闲把别人逼入死地,应罢休时须罢休,放别人一条活路,不要断了大师的活路。
自欺欺人者以少所得,自发得大,以此为按照,争斗篡夺,逞能炫卖,耀自华彩,觉得高上,得意其乐,好为人师,或爱名胜财,或爱名胜命,又懒又恶,自损损人,随其行者,皆归恶趣。
此一阳日日耗损,日耗一丝,为人常日所用之精气神也,至于老年,元阳耗尽,魂飞而魄散,命则休矣,盖因灵魂亦一缕精气罢了,皆要以此一阳为生命之根,所成心志精气,皆今后而出,若无此一阳在,玉京上帝则走,不居此身也,一阳在肾间,肾精近此,故肾精为人身养命之精,其性属水,处最下方,哺育浑身统统精元。
若能够言说,乃是说诸船,
颂:
以诸法为船,达到于此岸,
静虑以安身,血气周流纯,
此岸不成见,登船要舍船。
此法无有作为,所谓一阳现则现,精元生则生,亦不动心,不动于念,但持正定之意,其药自归腹内,天然收得,不采而自归,不必造作,别外丹法中或有采炼之法,于此处,不须如那般行动,若学他法,莫同时修此法,恐皆不得,反害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