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鼓风起浪[第2页/共2页]

柳奭眉头颤栗:“政事也未繁忙至此。”

统统带来的礼,非论轻重厚薄,皆录写得清清楚楚,至上元以后,风灵手书了报答,附上绢帛一类等价之物,一一归还各家,不免又惹起贩子商肆之间的一番热议。

贤人得美人,皇后得子嗣,这两桩事大家得益,虽说都是功德,可面上瞧并无干系,为何要相提并论……柳奭追求权谋日久,转眼,他便明白了这两桩事之间的关联。

索良音迟疑着叹了口气:“贤人身边的阿监透过些风,贤人经常思念感业寺中的那位,总想着要往感业寺一见,可那毕竟是尼寺,纵是天子也不便。”

“柳中书此言差矣。那绊住了圣心的女尼,不但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毁伤,还得接回宫中来。”待殿内再无旁人了,索良音向柳奭回禀道。

皇后与贤人伉俪多年,一向未能有子嗣,目睹着朝堂几近成了长孙无忌的天下,柳奭心中的孔殷只怕不比王氏少。他与长孙无忌,一为贤人母舅,一为皇后母舅,始终是他柳奭输了一截,但若皇后有子,情势便又大分歧。

外头的话多了,多少在西州官宦之间有了些群情。贩子间的话本就能流转出千奇百怪的说辞,再有些功德者的添油加醋,拂耽延内宅的事便愈发沸沸扬扬说法不一地传将出去,不几日,莫说是西州,连得沙州、瓜州也有人在说此事。

柳奭将这话听在内心,几次咀嚼了几遍,眼中渐露了光:“如果在宫中此事确是难办,可她现下不是身在宫外的尼寺中么?尼寺中走失病故个把女尼,再平常不过。”

她藏在裙裾下的拳头里紧攥着一小团抄佛经用的熟纸,那是一个月前有尼师来立政殿问安时悄悄塞予她的。在感业寺中等得日渐干枯的先帝秀士武氏,将她视为最后一根拯救的稻草,赌上了最后的气运,带了手札予她,毕竟当日端赖了她穿针引线,才与尚且是太子的贤人有了那段露水情分。

王氏踌躇不定地转了转眼:“不瞒母舅,贤人……竟有两月不足未踏足立政殿,莫说立政殿,全部內苑,恐也好久未得见贤人的身影。”

王氏向身侧的小内监使了个眼色,小内监忙上前与他新添一盏温茶,抬手举至他跟前:“过往既摧民气肺,柳中书莫再想了。柳家与西州并无多大干系,柳氏根底在长安,枝繁叶茂亦在长安,柳中书还得着眼长安才是。”

王氏咬着唇,冷脸不语,立政殿堕入一片教人烦躁的沉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