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你掌家,我本不该过问。”周姨娘听着姜采青的话不软不硬,顿了顿,便又气不过说道:“并不是我要掣肘,从你当家理事,一贯稳妥,我天然是放心的。可这收买棉布不是小事,只怕你如许收下去,不但铺子里流转的银子不敷,少不了还要动用家里的银子,如许一大笔银子,就算你棉布卖得出去,要哪天赋气回本?如果赔了呢?这产业总不是你本身的,你如许拿着大笔现银当儿戏,张家就算有几个钱,那里折腾得起?”
“看不出来啊,我们翠绮可也不简朴。”姜采青转头对花罗道,花罗便也笑着说:“你倒是怕娘子吃了亏?周姨娘那心眼儿却比筛子还多,她那里会劈面跟娘子闹开?不过争论两句,现在我们娘子掌家呢,谁又不是软柿子,你担忧的甚么。”
“娘子,外头周姨娘来了。”花罗低声提示姜采青。姜采青昂首看时,周姨娘一只尖尖小小的弓足已经跨太高高的门槛,拎起裙摆移步进了偏厅。
让外埠行商来赢利,她为甚么不坐地收买?比那些行商应当有上风。对浅显百姓来讲,这年代麻布还算是支流衣料,麻布轻柔透气,但是产量低且保暖性不佳,现在在本地棉布已经逐步代替了麻布,放眼天下麻布毕竟要被棉布淘汰的,天时天时,销路归正不愁,运营得好了,也做个把持企业岂不是好?
周姨娘压下心底的翻滚,伸手过来,密切地拍拍姜采青放在桌案上的一只手,脸上带着些惭愧说道:“都怪我这当姐姐的,你怀着身孕呢,我实在不该跟你争辩。我这一下午来回考虑,不住地悔怨,你说的也有事理,官人一去,这家里就没了支柱,一大师子就这么坐吃山空下去,你我倒主要的,将来这家业交到孩子手里,还能剩下多少?是你真能把棉布买卖做得好了,也能给孩子多挣下一份产业。”
“青娘晚餐用过了么?”
“娘子叮咛你的事儿都做完了?偷懒的吧,你跑到这儿来做甚么。”花罗笑着说翠绮。要说花罗性子诚恳,却恰好喜好逗翠绮,翠绮便撇着嘴辩驳道:“花罗,你明晓得娘子叫我和茜纱一起学认字,如何才算做完了?”
护院们本日练的是短刀,料峭春寒里,二三十号年青男人皆是利落的短打扮,手握短刀、匕首,跟着王兆,卖力地练习各种行动,看在眼里顿时顺心多了,姜采青带着花罗远远看着,很快便把周姨娘带来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银瓶姐姐想得通就好。”姜采青笑笑,“总偿还是为了把日子过好。”
“那不一样,娘子这不是怀着身孕吗。”
“庄子、铺子的事情,银瓶姐姐自从交给我,不是一贯不过分问的吗?”姜采青笑笑说道,“我只当银瓶姐姐既然罢休不过问,就懒得再理睬这些俗务,也就忘了特地找你说了。”
在姜采青内心头,这门路天然是对的,没想到话刚说出去,后院就有人急了。
像棉布当然也有,却不是挣钱的主项,富朱紫家穿绫罗,百姓们才穿这些棉麻葛布,约莫因为妇女们都会织布吧,小农经济使然,自家就能织的布,谁还费钱来买?是以销量就很少了。但是棉花传入中原以后,在这偏北方地区已经莳植开来,本地女子织的细棉布是极好的,便会有行商来收买,再贩运到天下各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