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民风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帝曰:非其位何如?
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其贵贱何如?
丁卯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究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究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究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究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究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究水下百刻。所谓六四,天之数也。
岐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效有变,变则邪气居之。
帝曰:何谓邪乎?
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帝曰:善。请言其应。
岐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岐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高低分歧,求之亦异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帝曰:善。愿闻地理之应六骨气位,何如?
岐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
岐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窜改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来去,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
帝曰:邪当中也何如?
帝曰:善。
帝曰:求之何如?
岐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
岐伯曰:以是分六合也。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气候降落,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低相召,起落相因,而变作矣。
帝曰:有期乎?
帝曰:其起落何如?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如其极。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断,天之道可得闻乎?
岐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岐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微。所谓二火也。
帝曰:何谓气交?
帝曰:何谓当位?
岐伯曰:气之起落,六合之更用也。
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条约,惟真人也。
岐伯曰:高低之位,气交当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气候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此之谓也。
岐伯曰:应则顺,不然逆,逆则变生,变则病。
岐伯曰:天与之会也。故《天元册》曰天符。
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不足也。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
岐伯曰:气候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当时,气可与期。
岐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时,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帝曰:善。寒湿相,炎热相临,风火相值,其有闻乎?
岐伯曰:岁不与会也。
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究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究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究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究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究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究七十五刻。所谓六三,天之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