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镐赶紧取出几十枚铜钱来,递给了那小二。那小二喜出望外,连声伸谢:“多谢客长!”
有人不屑地问道,陆承启心念一动:“是啊,为甚么呢?”
“连报纸都未曾记录过,霍四,估摸是你编出来的罢!”
小二也不辩驳,而是笑吟吟地说道:“客长,那你真的是来对时候了,都城里最好的博君人霍四,刚要开端平话……”
小二面露难色:“客长有所不知,楼里雅间虽很多,可现在已至中午,全都有客在里边了……要不这般,小的领客长去二楼,那边另有一个临窗的位置,可见水池假山……”
陆承启一愣:“甚么是博君人?”
“霍四,你把折家将说得天上有,地下无,为何我等走南闯北,却从未听过!”
小二喜滋滋地下去传唱菜名,这时,戏台上走上来一名身穿儒袍的中年人,来到一张方台前站好,一拱手说道:“承蒙诸位客长赏光,我霍四本日说的书是‘折家将’……”
“看来这霍四先生,确切是个妙人儿!”陆承启收了折扇,对小二说道:“里边可另有雅间?”
陆承启来了兴趣,便侧耳聆听。王彦博和高镐等人在一旁,却坐立难安,十别离扭。
然后屁颠屁颠地跑下去,拿来了看盘(菜谱),一门心机为陆承启办事,连客都不去迎了。本来陆承启脱手“风雅”,吓到了这个小二,甘心为之舍弃其他主顾。幸亏樊楼小二比较多,他临时走开也没事。
“眉寿、和旨?倒是美意头……”从酒名来看,“眉寿”代表安康长命,“和旨”则应当是指酒的醇和、甘美,这两个称呼都非常高雅。陆承启笑道:“我等不喝酒……”
陆承启也不矫情,说道:“带路吧!”
小二也是一愣,旋即明白了,这应当是一个外埠来的公子哥,但他的长安口音这么正,小二瞧不出来也是普通的。小二笑了笑,一边走一边解释道:“这博君人,实在就是平话人。楼里搭了个台,请了霍四来讲书,即兴再唱上一段,博君一笑罢了……”
高镐见王彦博也听得入迷,只好轻声唤醒了陆承启。陆承启心不在焉地吃着菜,心机却飞到了西北去了。本来野史上的西夏,被大顺和辽国朋分殆尽,大略上是以长城为界,内里是辽国的地盘,内里则是大顺的国土。近年来西北契丹不敢南犯,以是陆承启一向未曾听过折家将的申明。
但是这个时空早就没有了西夏,折家将又在那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