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拦下她道:“不急,还是先去拜见老太太、太太,都在家罢?”到底弄了点水,简朴擦了脸脖子,探听得贾母王夫人都在园中,衣裳也不换,径入得园来。
与此同时,贾环一起风尘仆仆的返来了。未进二门,先打发了随行的家人小厮们散了,本身往屋里来。丫头们一早做完了活计,又不知他要返来,传闻本日园内有热烈,早一窝蜂的进园子里等热烈去了,只要霁月留在家里照看。见他进门,霁月非常欣喜,笑道:“也不说一声,冷不丁就返来了。”出去安排热水给他洗尘。
世人都没推测他返来,乍一见,倒也高兴起来。贾母驯良地叫起,问了他一起赶考辛苦,又问他中否。贾环一干人是比及放榜方回的,躬身笑答道:“孙儿幸运,中了二十六名。”贾母更是高兴,连连叫赏跟他出门的家人,又叫赏服侍他读书的小子。凤姐应着,立叫人去办,又上来巧舌阿谀。贾母便道:“好孩子,你的孝心我晓得了,这便归去换了衣裳,返来我们吃螃蟹。”贾环笑应了,又拜了王夫人,回转一时,公然换了衣裳,仍然返来。
是夜宝钗邀湘云往蘅芜院住去,湘云欣然前去。这湘云自幼来往于贾家,先识得黛玉,彼时两情面分倒好,只是她二人都是嘴上不饶人之辈,黛玉嘴巴刻薄,湘云也不遑多让,一个敏感多思,一个甚么都敢说,再有一个宝玉夹缠在内里,本想极力调和两个mm的干系,谁知黛玉看来,他方向湘云,湘云看来,他方向黛玉,两个都不忿,垂垂就冷淡了。厥后天长日久,湘云见宝钗是个刻薄的人,为人和蔼,不与人争,便深为佩服宝钗,又自伤出身,自怜父母早丧,虽身处侯门大户当中,斑斓绮罗丛里,竟无一亲生兄弟姊妹搀扶,遍观诸亲朋家中,唯有薛家宝钗最具长姐风采,一腔濡慕之心,便渐至移到宝钗身上。宝钗也着意兜揽她,两人垂垂密切。
宝玉原是个极爱热烈之人, 固然散了,犹觉不敷, 回房时仍策画着何时世人再聚一社。偏巧史家来人存候,袭人那边正办理了东西给史湘云送去。宝玉喜得鼓掌道:“怪道我说忘了谁, 本来是她!”便要回了贾母接史湘云来,袭人非常劝不住, 只得随他去了。贾母见天晚了, 本不欲发兵动众,耐不过宝玉缠磨,哄他道:“这么晚了,她叔叔婶婶必不放她出门的。你想她,明儿再去接。”宝玉又不放心,道:“明儿必去接来才好。”贾母包管道:“这有甚么,一早就叫他们套车去, 不过晌午就接了来了。宝贝, 这总好了吧?”宝玉心对劲足, 这才要归去了。贾母又叫住他问长问短, 摩挲了他一回,这才放归去了。
不一会儿, 世人都得了诗句,纷繁录在纸张上, 相互评点起来。李纨议定宝钗为第一, 黛玉为次, 宝玉却落了第,大师佩服。兄弟姊妹又谈笑一回,方纵情散去。
世人上来见礼,齐齐恭喜他得登桂榜。宝玉虽向来不屑功名,倒也说了几句道贺之词。贾环得体的一一回应了。世人当中,尤以探春笑得最为至心、畅快。她拉了胞弟的手,直说:“我就晓得,你必然能考上的!”那欢畅的味儿都快溢出来了。惜春也过来贺他得偿所愿。他两个从小一处长大,年纪相仿,脾气相投,自不比别个,只互换了一个眼神,便对对方的意义心领神会,相互笑了一笑,统统尽在不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