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比武斗剑(七)[第1页/共4页]

世人先是齐齐面露迷惑,细细思考以后便即转为浓浓惶恐。

暴风快剑和希夷剑法都是华山诸剑法中的快剑剑法精华。分歧的是,暴风快剑是华山剑宗所创,招招式式都充满剑宗以剑招为首,气功为辅的气势,首重剑招之迅捷窜改,讲究出剑快、变招快、进退快、旋身快、游走快,其间亦有借力变招、身剑合一等精美招数,而希夷剑法倒是华山气宗秘传,乃是以气宗以气御剑之法门为根底,辅以精美剑招的上乘剑法,运使者内力越深,则剑法能力越大。

嵩山快慢十七路剑法,乃是左冷禅武功有成以后,合门内众妙手之力,将诸多嵩山剑法及精美的残破剑招堆积清算,总结完美而成的上乘剑法。此剑法气势森严,能力恢弘,配上嵩山特有的刻薄沉重的黑剑,一招一式如同长枪大戟,纵横千里,乃堂堂正正之师,已是现在嵩山派的支流剑法。论职位,犹在嵩山派另一起上乘剑法——子午十二剑之上。又因这类方向堂堂正正、势大力沉的剑法,最易遭到诡异迅捷、窜改多端的武功掣肘,以是嵩山剑法向来重视剑速窜改,忽快忽慢,收放不定,动则劲气勃发,守势雷霆万钧,令敌不得不退避戍守;静则渊渟岳峙,守如铜墙铁壁,使敌无机可趁。快慢十七路剑法更是其间大成之作,其剑招之快慢、动静、攻守变更流利,却又常常出其不料,即使仇敌武功诡异快速、窜改多端,也必定被打乱进犯节拍,束手束脚,发挥不开。

两剑如果交击,非论轻重与否,毫不成能不发涓滴声响!场中如此景象,只能是二人不约而同的挑选了在双剑即将交击的刹时变招,制止了剑刃直接相触······

道经有云,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曰希。又有,无色曰夷,无声曰希。以是,希夷剑法的真意便在于“快”、“轻”、“清”、“灵”、“虚”等要诀,实际上可达至快得无声无息,乃至无影无形······

此时,岳不群以希夷剑法主攻,但见一道紫蒙蒙剑影时大时小,时而化作千百,漫天攒射,时而缩为一丝,游走不定,在左冷禅势大力沉、劲风吼怒的剑招间交叉不休,寻隙而入。而一旦攻守易势,岳不群便以暴风快剑中的借力变招之法,抵挡左冷禅进犯的同时借力游走,或是蓄势反击······

最诡异的是,两人极快非常的比武明显已有十多招,却只闻或降落、或锋利的破空剑啸,而不见涓滴兵器交击之声!

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制胜之道也!

但见一粗一细两道身影乍合即分,复又交叉,重堆叠叠,影影绰绰。左冷禅周身乌光湛湛,稠密时似铜墙铁壁,守得滴水不漏,开应时化作长枪大戟,守势凶悍霸道。岳不群手中虽只一袭狭长银芒,舞动间却似化作成百上千,似虚还实,场表面战诸人只见数不清的雪亮剑影寒芒覆盖着岳不群身外周遭近丈的空间,瞬息间竟无人能够辩白出其剑招是攻是守。

岳不群早些就曾对嵩山剑法有过体味,之前又旁观了丁勉、陆柏二人脱手,对于嵩山快慢十三路剑法的招式已然了然了七七八八。但此时,左冷禅尽力发挥的快慢十三路剑法却让他有种耳目一新之感。固然都是一样的招式,左冷禅在脱手机会的掌控上却更加精准,快慢、攻守瓜代的更流利,乃至对于某些招式中的剑速、角度、力度、方向的略加窜改,便即阐扬出截然分歧的结果。明显,身为快慢十三路剑法的首要编辑者,左冷禅在此剑法上的成就当真非同普通。以此而论,丁勉、陆柏等人便已实在难以望其项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