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吹沙走浪几千里(十九)[第2页/共3页]

“这都是小事,京师闹得再凶,最多也就是下狱,不会等闲砍头的。”孙传庭望向吴甡,自嘲一笑,又言道:“殿下,我们出了太行山便是河北。是北上神京,还是东抵山东,军中也要做出定夺了。”

崇祯十七年的仲春,东风还没来得及吹绿嫩芽。宫中本来就不莳植高大树木,此时看起来更显得萧瑟。

德政殿中,崇祯帝召见左中允李明睿,扣问御寇急务。这类召见只如果个高官就有很大抵率被点到名。现在天子六神无主,逮谁就问“御寇”,答复不当真就要被骂。当真答复却又不会听信,让人感觉这位皇爷的确比世庙老爷还要难服侍。

崇祯十五年的时候,时势还没眼下如此腐败,天子已经有了南迁之心,何况闯贼已经逼近畿甸?

“故而请陛下屏退摆布。”李明睿谨慎翼翼道。

“既然要走,就得有懦夫断腕的决计。”朱慈烺道:“这也不舍得,那也要保全,还能走成么?”

“李明睿是墨客之见。”朱慈烺拿到密报,并不觉得然。孙传庭和吴甡传阅以后,朱慈烺道:“他倒是想得出来,五路疑兵,父皇轻车简从走巷子到淮上。呵呵,兵从何来?沿途还要户兵两部的堂官领兵防备,那些人能动员多少兵马?”

有了刘芳亮的线路图,也就能推出李自成本身的行军线路。必定是带领雄师北上,走太原、宁武、大同、阳和、宣化、过居庸关直抵京师。这是从太行山脉的北面过来,与南线构成照应夹攻的态势。

兖州是鲁王一系的封地,从建国至今不晓得堆集了多少财产,这可绝对不能拱手让与别人。先有“贼兵”过一道手,然后再由太子光复,谁还能说甚么?比较费事的就只要地盘了,不过也能够让鲁王“捐”出来,想来为了活命,身外之物还是能够丢弃的。

东宫大队人马已颠末端阳泉,很快就要进入太行山中,穿过固关分开山西。

……

吴甡看了也是点头:“实在是想当然耳。”

要将全部宫廷与朝廷迁往南京,千里迢迢,非同儿戏。崇祯又问起半途布施等详细事件。李明睿胸有成竹。当即呈上了设兵山东、山西、河南、通州运河和登莱海船五路,故布疑阵。天子以巷子轻车南行。最多二旬日可到淮上。

李自成占有平阳以后,并没有立即攻打太原,而是等陕北的李过部率兵从葭州渡河,沿河邀战守渡的熊通部,断绝太原之援。同时调派刘芳亮带领雄师沿着黄河北岸东进,占据河南怀庆府(沁阳)、山西潞安府(长治)、再东下河南卫辉(汲县)、彰德(安阳)二府、北直隶大名府,然后走邯郸、邢台、河间攻取保定、直至京师。

“此事严峻,未可易言,也不知天意如何?”崇祯有了前次的经验。非常谨慎。

阳谷县是在兖州辖区,只不晓得兖州面对这支强贼会做多么反应。朱慈烺决定先让徐惇遣牌兖州,命其投降。如果兖州决计抵抗,那就只要让东宫侍卫营作为后盾,让“贼”攻城了。

这话算是说到崇祯内心去了。早在崇祯十五年,崇祯就已经动过南迁的动机。但是这件事他跟周延儒“密商”以后,不但泄漏到了外廷,乃至连在深宫的镇静后都晓得了。当时镇静后就找到了周后,峻厉问说:“宗庙陵寝在此,迁往那边!”周后固然是支撑南迁的,但她与崇祯对这位皇嫂视若母后,也只能就此作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