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感受最奇妙的无疑就是林逸本人了,对于他来讲,世人背诵心经的声音越大,他体内灵气和那藏在盒中间经的照应就越强。
就在心经“活”了的霎那,林逸脑海中轰地一声,炸裂,随即,在他脑海中闪现出一幅幅当代的画面。
但实际上的三藏法师倒是一个地隧道道的“纯爷们”,是当代“驴友”中的祖宗,是“徒步观光”中的前驱,是西去西天取经的贤人,更是无数学佛之人崇拜的偶像。
他长途跋涉五万里,历经艰苦达到印度佛教中间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用他那坚毅不拔的毅力,写下了大唐佛教光辉的传说。
晶莹剔透,如同那只在幻景中被三藏法师救济的那只孤鸟的眸子---
“佛门珍宝,能够得此一见,死也瞑目!”
1909年筹办京师图书馆时,宣统天子溥仪谕示将这幅巨型舆图由宫廷转到京师图书馆,并保存至今。在日本入侵东北三省后,百姓当局于1934年决定将北平的文物南迁。1936年从北平图书馆甲、乙库善本古籍当选出珍本、舆图、金石碑本、贵重的西文册本、东方学期刊等装箱南迁,一部分保存于上海法租界,另一部分送存故宫博物馆南京分院及南京地点调查所新建所址。1942年,存于上海的一部分存余善本、金石拓片、舆图等运返北平。
作为此次“书林大会”的两件重器,不管是康熙御制的《福建舆图》,还是三藏法师手抄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都吸引了无数人的存眷。特别作为那些喜好淘书买书藏书的书友们,更是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两件“天下珍宝”。
一只手伸出,将这只不幸的鸟捧了起来,鸟儿眨动眼睛,看着来人收回惨痛的哀鸣。
法师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林逸喜好读书,当然晓得这卷心经的详细内容,精确地说,只如果喜好梵学的人,根基上都能把260字的心经背诵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