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北黄裳,南董桥[第3页/共4页]

那意义是这书已经不会再有了,属于珍本。

对于黄俊东,很多本地读书人不如何熟谙,林逸倒是晓得,此人著作未几,却部部都是佳构。

林逸真的很喜好这本书,不过还是谨慎地问了一下代价。欧阳老先生也利落,报价:“2500元,起码的啦。”

只如果黄老的著作,几块钱的,几十块钱的,只要加盖了他的署名,那就翻价百倍!

林逸在欧阳老板的先容下,看了一些他收藏的旧书---在旧书店里侧,一面墙都做成书架,每本书都套着塑料薄膜,可见保藏者对这些书的珍惜程度。

但是因为事前有个不买大陆书的设法,成果林逸竟然错过了唐弢的初版《书话》,这本书标价不算贵,也就10港币,品相好的初版本在本地则可卖到70或80元。

香港明窗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猎书小记》,封面有齐白石作“夜读图”,初版本仅印5000册,最低1500元出。

遵循欧阳老先生先容说,黄俊东之书话于珍籍版本、人物掌故、藏书票、木刻版画、西洋文坛,悉皆浏览,各种分歧层次的爱书人都能够从他的书话里找到共鸣。黄俊东的书话能够从《新文学作品的初版本》,忽地腾跃至《柳敬亭有话本传世吗》;从《周作人暮年书札一百通》腾跃至《食的学问和睡的题目》;从《鲁迅作品在日本》跳至《西西里墨客郭新摩都》;从《从翻版书说到阿英》跳至《西班牙老作家阿左林去世》。比拟之下,很多本地的书话作者在遍及性和兴趣性上,均不及黄俊东的自在安闲。

这三本书话书,按出版时候排是,《当代中国作家剪影》(1972年,未标印数)、《书话集》(1973年,印数两千册)、《猎书小记》(1979年,印数五千册)。

带上林逸手中那本代价2500元的《书话集》,三本书合计5200元。

比如说黄裳最驰名的《锦帆集外》,民国出版署名毛边本,曾以8888元的价码成交;《珠还记幸》,2006年出版的署名本,限量100册,则以3500元的价码成交;《旧戏新谈》,1948年开通书店署名本,2800元成交;除此以外,黄老的《来燕榭书跋》,《前尘梦影新录》,《榆下平话》,《劫余古艳》,以及一些批评集等,只要有了黄老的署名,那就都成了黄裳迷们追捧的宝贝。

对于林逸来讲,他固然不是地隧道道的“黄迷”,却也在“淘书条记”上看到过他的书目,并且把一些优良的作品记了下来,此时能够在千里以外的香港,淘到可贵一见的港版黄裳作品,林逸天然是欢畅万分。

(本章旧书的代价全都实打实,没水分!)

比拟起来,陕西出版的《克亮书话》和云南出版社的《猎书小记》更不敢恭维,不但错别字很多,纸张精致,装帧更是土得掉渣。可就是如许“差劲”的书,竟然也能卖上50多块钱,很多读书人真的是“瞎了眼”。

林逸开端利诱了,这本书为甚么这么贵啊?除了港版,绝版,印量少,董桥题签外,书的内容有哪些独到之处呢?莫非说现在书话著作真的已经炒作到了如许的地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