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韶音脉脉,哪谙寂寞人(皇上)【三更】求首订~[第2页/共8页]

清吟为我多添了一件藕粉色织锦外相披风,在我耳边谨慎地问我:“今儿蜜斯是想去那里?”

早传闻过这御花圃范围极大,却不想布局是这般精美幽深,一座座亭台楼阁与蜿蜒盘曲回廊相连,凹凸错落,仿若迷宫,我与清吟走了约一个时候,也未找着归去的路。我本身寒疾还未完整病愈,这一起走下来更觉胸闷头昏,体乏有力。

“不,不!你这一首《问莲》问得风趣,也发人深省。”皇上道,“人们赞美莲花多数只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而将其供作圣物,更有人只将其看作是一种风景,甚或装点,因此必定与淤泥、垂柳相伴了。你的问莲,确切问出了新意,问到了点子上,让人深省。‘岂堪婷盈淤里伫,恁得身染池泥回?’面对世俗成见说得理直气壮,也为最后的发问作铺垫。最后一句‘世人皆道莲无垢,可解莲心苦为谁?’确切大多数世人看的都是莲花大要的风韵与干净,却很少有人存眷到莲的内涵。以是你的这一问问得大义凛然!有力!痛快!足以让天下浩繁的文人骚人瞠目结舌!”

遥记当时,我与他相遇,我在落月亭中操琴,他含笑而来,姿容超脱,丰神朗朗。我弹唱的是李煜的《清平乐》,他却说先人的词过分凄婉哀伤,与风景并不相合。

正怔愣间,皇上身边的李公公上前俯身道:“众大臣还在勤政殿等着皇上您呢,皇上您看要不……”

常言碧影依红粉,谁遣荷风对柳垂?

“你说,鱼会哭么?”我喃喃地问清吟。

“那这第三步则该是猜香了?”我摸索地问道。

待韵烟唱完了最后一个字,乐曲也靠近了序幕,余音袅绕中,我听到了极轻的“啪”的一声,在砸颤了琴弦后,落在琴面上。我跟着这声音望去,只见韵烟双眼红彤彤的,有无数的泪欲倾出眼眶,只是被她死力禁止住了。模糊感到有甚么东西自下巴滴落下来,我用手触摸双颊,这才发明我又何尝不是泪流满面?

我悄悄点头,见火线回廊的拐角处刚好通向一座园子,园内有一水池,池边的柳树环抱中是一座亭子,因而指了指对清吟道:“就去那边吧!”

“还是月出苑吧!不要那些宫人们跟着,就我们俩。”我想也未想便脱口而出,乃至快到直接绕过了思虑的途径,就连我本身都为此悄悄一惊。

我心知本身此时已是锋芒大露,忙谦善道:“那里的事?都是臣妾不懂,瞎猜的,幸运撞了个正着罢了!”

方出言便觉不当,正要辩白时,皇后却淡笑道:“旧事恍忽,如烟如梦,忆,在心头,不忆,亦走不出心外。留得值得还念的旧事是好,但人更多的是应当往前看,不是吗?”

俄然闻声身后有人声,我转转头来,一道明黄之色耀得我面前恍忽,我仓猝跪下叩首道:“拜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蜜斯……”清吟声音里透尽了无法和心疼。

望着皇上的的嘴角暴露了一缕笑意,我更加必定了心中的答案:“赏莲的第一赏便是莲之色。。莲的色彩有深浅之分,浓淡之别,有人爱好色采激烈,也有人爱淡雅素静。第二赏为莲之香。人常说‘好花不香,香花不好’,申明色香难以分身。而莲则不然,能够说是色香兼备。品莲香也要讲究浓、淡、远、久之别,以为莲香以平淡、远久见长。至于第三赏,便是赏莲之姿。花的姿势美有柔刚之分,而莲花的姿势以柔取胜,也正如皇上诗中的‘翩然仙子凌波舞,窈窕西施皎月装’,把莲花比作仙子和西施暗喻其美好。最后一赏则为莲之韵。有道是‘不谙莲韵,难入高雅境地’。韵指的是莲的风采、品德和脾气,周敦颐的《爱莲说》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恰是莲之韵!”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