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高祖起于布衣,奋剑豪取天下,“八载之间,海内克定”。以刘备仁主之姿,焉用八载(作者按:八载足可再写八卷,计千六百章)。

“未知也。”宋奇言道:“只闻坐蔡邕髡钳流徙之罪而免官。其人下落,不得而知。”

“冶炉城。”略作考虑,宋奇心领神会:“贼人丢盔弃甲,狼狈逃窜。如要重整旗鼓,必先补葺兵甲,弥补弩矢。此城自古便是冶铁重镇,春秋时为韩国铸剑之地。城在嵖岈山之东,吴房县境。贼人欲先取之,再谋复起。”

先前,南阳大乱,城内铸剑师,亦多逃入棠谿谷地。后又逢汝南大乱,长吏弃官,门路断绝。棠谿工匠遂拥兵自重。类比宗贼,然却谨守流派,与世隔断。首级出自“棠谿氏”,名“典”。虽从不劫夺百姓,却亦用兵器与贼人互换粮秣。黄巾与宗贼,皆来者不拒。

“已是十一年前去事。”郭嘉言道:“明廷可知棠谿典下落。”

班师回朝前,何苗表袁术为南阳太守。袁术得一大郡,励精图治,乱世积势。此时,袁术幼年英发,满腔热血,只为匡扶汉室。与厥后“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的篡国汉贼,不成同日而语。

或有人问:租期不过十载,终归无自家封邑得利悠长。

“奉孝觉得,贼兵欲往那边。”宋奇问道。

前后有桓帝五县主、灵帝公主、舞阳君及勃海王,质押食邑,得宝钞琉璃。不费一兵一卒,计十四县落入“子钱家”之手。得来不费吹灰之力。须知,蓟王种田二十载,方得二十七县。掐头去尾,不出月余,便赚来十四县。何其……暴利。

“明廷所言极是。”郭嘉笑道:“此乃天赐良机也。宜当降服余勇,收归己用。”

春,仲春,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

先拜名流阎象为主簿,杨弘任长史,韩胤为别驾。后又得纪灵、桥蕤(ruí)、张勋、乐就、李丰、梁纲等将校,安抚民情、清算兵马、打造构造诸器。不出数月,气象一新。南阳渐呈大治之象。此乃后话,按下不表。

郭嘉乘宋奇安车,朝发夕至,到达城下。

棠谿亭在吴房县西北百里,有棠谿城。棠谿、冶炉、合伯三城,皆位于棠谿谷地,背靠冥山铁矿。“十里棠谿,十里城”,“炉火照六合,红星乱紫烟。酒幡掩翠柳,铁歌秦更天”。所铸“棠谿之剑,天下之铦也”。

“吴房(县),有棠谿亭”,“有龙渊水,淬刀剑特坚利”。棠谿宝剑,千锤百炼,光鉴寒霜,驰名天下。今豪侠名流所佩,多出此地。棠谿剑与古锭刀并著于世。然却双双被蓟国陨星剑、雁翎刀所代替。剑刀不能过河北。

“奉孝将兵,亦多多益善否。”宋奇笑问。

“喏。”便有黄巾卫取汝南山川地形图。

便有探马来报:“报,赵慈残部沿舞水顺下,乱入汝南。已入嵖岈山中。”

毋论如何包藏祸心,皆需外裹金缕玉衣。所谓“金玉其外,败絮此中”,便是此意。即便看上去不是很美,也需面子上过得去。

佯装打道回京的河南尹何苗并长水校尉袁术,得五千四郡亡胡突骑互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戈一击。击溃赵慈乱军,一举安定南阳。

郭嘉笑道:“明廷安坐,待郭嘉前去刺探一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