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马水路,商船来往如织。南广阳城、港,富庶可比楼桑。二座坚城,各纳公众三万并一万户。仅南广阳一地,有民三十万余。无愧督亢秋成之重镇。

放眼蓟都,如南广阳者,比比皆是。特别蓟王为临乡侯时之封邑。督亢十城,范围皆堪比南阳宛都。

知恩师北归,一众弟子,皆来拜见。国中大儒,亦纷繁投帖。

刘备直言相告:“可也。”

刘备乃卢植门下首徒。年纪虽非最长,然退学最早。妥妥大师兄无疑。卢植门徒,如陈逸、窦辅、田骅、刘晔等,今皆为蓟国重臣。便是公孙瓒,亦位列二千石太守。

“十存八九,已是不幸之大幸。”恩师悄悄点头。

话说,少帝心牵南阳水溢,亦得空多顾。且强留若触怒蓟王。难道不美。

《后汉书・邓彪传》有载,“(邓彪)以疾乞骸骨”,“(章帝)诏太常四时致宗庙之胙,河南尹遣丞存问,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南州风景,西陆名产,一时流行京师。

董卓心中所思所想,少帝焉能晓得。不等蓟王劝谏表奏,六百里呈送朝堂。卢司空上书乞骸骨。少帝本不准。何如司空去意已决。恐夜长梦多,少帝唯有:“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夺职归家)。以列侯朝朔望(逢每月月朔并十五大朝会,以列侯身份上朝),位特进。秩禄准旧(领足额俸禄)。”

自漠北都护府,剿除长城胡匪。重开居延外道。滞留洛阳豪商,纷繁北上。避走长城沿线,免除重重关税。

“但是万全之策。”恩师诘问。

“梅雨(来)临时,必有大水。”恩师言道:“淮泗七国,恐难幸免。若陛下穿渠引水,筑堤截江。将淮泗大水,皆漫灌南阳。淮泗诸国,反得其利。”

比同卢司空,亦赐颇多虐待。

“十之八九。”刘备亦不敢称万无一失。

知恩师直抵南广阳港。

《汉书平帝纪》:“天下吏比二千石以上,大哥致仕者,三分故禄,以一与之(1/3),终其身。”

恩师前脚离京,司徒袁逢,亦紧跟上表,因病致仕。

便是刘备祖父,致仕后,亦有诸多虐待。可入住亭舍,享用传食(高速公路办事区,免费食宿,加水加油)。诸如此类(有无门路救济,尚不得而知)。

“本来如此。”言及此处,刘备如何能不觉悟。淮泗大水,南阳成泄洪区。减免下流水患。

归并南港后,蓟都临乡,横五竖九。号称“五九城”。比“六九城”之洛阳,稍逊一筹。且九里只算到邸舍长街。排设“丁”字长堤,“非”字泊位,皆未计此中。不然,当足有十里。

不等人去楼空。二崤城客堡,又被四海客商住满。没错,恰是徼外海商。

对于特别恩宠之重臣,视其官位、政绩等,乃至可全俸致仕。如景帝时,郎中令周仁倍受恩宠。武帝即位后,因病致仕,得“以二千石禄归老”。

恩师悄悄点头:“少时老夫曾言,天下皆可反,唯王上不成。时至本日,王上仍能恪守臣节,乃社稷之幸也。”

见刘备不置一语。恩师忽问:“为帝,可乎?”

官员致仕,归老客籍。逢严峻节庆,本地官员亦常慰劳。俗称“长吏存问”。

只恐陛下,半途悔过,自食其言。

恩师闭门谢客。唯令大师兄刘备,入舍相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