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为传书窦太皇。”董太皇遂将宫中诸事,和盘托出。
“臣,叩见太皇。”董承乃董太皇亲侄。少帝只除二戚,并未大肆连坐。故董承得以幸免。然收支洛阳,却内披软甲,死士带足。不敢有涓滴粗心。
所谓摄魂术,乃指能“摄人灵魂”之神通。
先前董太皇久等不归。这便命人搜索。
“如此,太皇且入(辅汉大将军)府安居。下臣,代向窦太皇讨要此诏。”见董太皇情意已决,记室掾遂言道。
天罗陷仙阵,无端自鸣。
便是后代,亦屡有“拍肩摄魂”之传闻。
影象中。登上门路,仍有一段暗道。暗道底端,便是通往胡姬酒坊出口。
闻是蓟王门下,董太皇险喜极而泣:“蓟王安在?”
“谨守宫门。万勿外出,被贼人所乘。”危急关头,董太皇忽思得一计:“传命董卫尉,星夜入宫相见。不得有误。”
“先前之事,可曾记得。”董太皇问道。
车驾出宫。直奔长信宫。
“如此,也好。”毕竟孤家寡人,多有不便。万一被少帝所乘,悔之晚矣。
“喏。”羽林郎鱼贯而出,自去守备宫闱。
“甚好。”董太皇言道:“窦太皇出宫探母,多日未归。长信宫乃永安宫改建增筑。固若金汤。且程璜养女,埋没此中。猜想现在,尚未被史侯所破。”
“不成。”得蓟王互助,董太皇心神大定,智机重回:“局势将去,避无可避。若等史侯得《起居遗诏》,万事休矣。”窦太皇曾向卢司空,面授机宜。猜想,《起居遗诏》,蓟王亦之知矣。
“且退下。”董太皇愠怒之情,溢于言表。
“喏!”董承领命而去。董承乃永乐卫尉。收支宫闱,通行无虞。且临危受命,掖门兵丁亦不敢禁止。
“速救醒。”董太皇言道。
“主记何名?”
“当是如此。”董承对曰:“程璜养女,皆女刺客。守备窦太皇,可挡史侯道术。”
据后代《书谱》所载。唐朝和尚叶法善,求李北海为其撰写碑铭,但李贵为太守,身居高位,不成强求。叶法善求之不得,遂用神通,摄制李北海之灵魂,命其誊写。
“我主就国数月,太皇当知。”记室掾答曰。
“敢问太皇,孤身出宫,所为何来。”记室掾不答反问。
“昏睡不醒,并无性命之忧。”羽林郎再答。
“事不宜迟。且将此书,亲呈于窦太皇劈面。”董太皇吃一堑长一智。只命董承传书,书中内容却不奉告。即便被道术所摄,透露真言。少帝不过晓得,董接受命传信。至于信中内容,却无从晓得。
出宫暗道,乃周时宫殿暗渠改建。为便于桓帝与酒家安氏相会。先前大将军何进,火烧二宫。二宫太皇便经过此密道,逃出世天。
“但是太皇劈面?”将将站稳,忽闻暗处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