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父,定要护佑三墩,统统安好。”甯姐姐冲堂前坟茔,喃喃低语。
“襄楷、刘惇,前后毙命。另有何方高人,承其衣钵。”刘备居高低问。
残存党人,遂以太学为基。手札来往,皆由太门生转呈。书不闻名,称不提字。便是外泄,无头无尾,亦无从查起。只道是平常家书罢了。
刘备悄悄点头:“依计行事。”
“报!”另有女卫入殿:“巴蜀来函。”
“如此,且约上元夫人,船宫相见。”蓟王当机立断。
“以上各种隐情,左馆长,为何只字未提。”沮授疑道。
待群臣拜退,长姐入殿。
“未知也。”二老点头。此称呼,乃蓟王初创。古往今来,并无记录。自无出处。二人即便是饱学之士,亦无从得知。
“这……”闻此言,二老面面相觑。然细考虑。又皆知甯姐姐此言非虚。蓟王行事,夙来磊落。从不滥用机谋之术。若知江山社稷,如此轻易得来。定不会接盘。
襄楷其人之于天师道,亦算是同道中人。本觉得,不过(棋)盘中一子,感化有限。岂料背后竟另有三方权势,冬眠局中。乘机而动。便是甯姐姐,亦始料未及。
“文和之意,乃张俭成心为之。”刘备言道。
“化外方士,难以捉摸。”田丰皱眉道:“是敌是友,模棱两可。”
主臣齐聚。依常例,由幕府中丞贾诩,将累日来,朝中表里,各方异动,详加梳理,上禀主公刘备,奉告各位同僚。
“如此,叔父且自去。”
“速呈来。”刘备大喜:“必是张鲁手书。”
“何车骑调麾下亡胡百骑入府。又招募园中良工,仿主公东郭府邸,改革车骑将军府。董骠骑克日上朝,忽改走广阳门。不与何苗同路。太后新募三千板楯蛮兵,已入西园卫。订购三千套楼桑兵甲,皆需百炼清钢。董太皇并窦太皇,前日同游濯龙园。登华云号,与舞阳君相见。”
“喏。”
“劝张俭致仕,送守丞返国。命董卓、袁绍等,州牧、太守,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切勿滞留京畿。详查京中方士,寻觅三方权势之蛛丝马迹。”贾诩初有应对。
言下之意。重压之下,必有一方,先行崩溃。突破均势,引出兵乱。遂起连锁反应,乃至时势崩坏。一发而不成清算。
先前蓟王六百里去信米仓山。扣问云台山上,寻觅襄楷前后诸情。
张鲁不敢怠慢。遂与张玉兰回想登山前后,事无大小,娓娓道来。蓟王看后,传阅世人。
“长姐所虑,甚是全面。”刘备笑道:“弟,实偶然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