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乃永乐宫官。又逢老司空去世。假言回绝,亦无可指责。”何后一声冷哼:“然若论家世,能与汝南袁氏相媲美者,唯弘农杨氏。人云:‘自(杨)震至(杨)赐,三世太尉,德业接踵,与袁氏俱为东京名族。’杨彪今已是中二千石官。不出数年,当位列三公。或‘四世太尉’亦未可知。辩儿这门婚事,大将军定要放在心上。”
洛阳西郭,函陵。
大事言毕。何后这才看向一向寂静的二兄何苗。
先为一郡之守,再升一州之牧。合情公道,最易达成。
“南阳乃陪都,繁华鼎盛不输洛阳。臣,愿往。”何苗大喜下拜。
“临晋侯遣人回话,言,丧非论婚。”何进答曰。
“臣,敢不从命。”大将军辩白道:“守丧以三年为期。三年后,辩儿亦不敷十五。当时,临晋侯当再难推委。”
曹操试问:“既如此,我辈该当如何?”
再有蓟王欲表凉州刺史阎忠为凉州牧。三人各分得一州之地。余下数州,大家亦故意仪之选。当缓缓图之。
“某,正有此意也!”董重一语道破。
“拜见董骠骑。”
论出身,论名誉。论方方面面,何氏皆差袁氏远矣。
乱世当中,地盘的首要性,不言而喻。
董重亦笑:“东郡群盗蜂起,恰是用兵之地。黎阳营士,不宜轻动。然孟德所募私兵,可尽数带走。”
“臣,服从。”大将军三拜。
一言蔽之。洛阳内斗,欲分胜负,还需外镇诸侯,大力互助。
“皇后……何意?”何苗仍未贯穿。
然自刘备麒麟降世,册封为王。陛下提早数年,耗尽阳寿,崩于沙丘台上。汗青的车轮已悄悄偏转。奔向了未知的时空。
合肥侯年初及冠。董太后便遣宗室说媒,与汝南袁氏攀亲。
“荆州刺史王叡,上疏劾奏南阳太守秦颉,贪墨军粮,中饱私囊。陛下大怒,欲遣人往南阳一行。二兄可愿往。”何后笑问。
何进与董重,不分前后,皆想到此策。何苗出为南阳太守,所谋恰是荆州。董重门内无人,唯有委任翅膀。曹孟德素与大将军何进反面,又与董重靠近。乃兖州牧,最适之选。
何苗这便觉悟,惊问道:“皇后欲迁我为外官乎!”
“新帝继位,将娶袁氏妻。何后与大将军,坐卧不安,此其一也。宫中以黄门少令为首,中黄门、小黄门多委以重用,十常侍皆不得宠,亦忿忿不平。今宫中表里,势如水火矣。”孔融言道。
此中,先帝是否嫌忌汝南袁氏与合肥侯攀亲,而决计为之。撤除董太后母子,外人皆不得而知。
何苗终不负所望:“求与长水校尉袁术同业。”
不等曹操答话。董重这便言道:“今有东郡太守一职空缺。孟德可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