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之以是事事抢先,不甘人后,常忙中出错,自乱阵脚。只因,后位不稳,朝不夕保。现在,母凭子贵,皇宗子已为少帝,腹中麒麟子,更贵不成言。另有何惧哉。

想我大汉深宫。能年满四十,无疾而终之太后,凤毛麟角。足见,高处不堪寒。

洛阳,长信宫,长秋殿。

凡水衡都尉所辖,皆搬家酉口,正尽力督造中的酉津城。待酉津城与山上都尉城,连成一体。当为雄城一座。海市来往,互通有无。以此城为据点,汉化不竭向周边辐射。五溪蛮人融入蓟国,指日可待。

如此一来。先造港津,再扩城邑,而后筑路修桥,通渠圩田,不竭向岛屿要地逆进。只需占有核心,截断前程。十面埋伏,四周合围。蚕食蚕食,齐头并进。岛夷不想下山投诚,唯有不竭向深处逃逸。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凡有蓟国海市,停经沿线港津。近似事件,层出不穷。海市十令,见惯不怪。撤除南下。亦有海市,按期北上半岛,或顺下倭岛。经停外洋港津。将蓟国风景,源源不竭贩入蛮荒之地。汉家民风,冠绝四海。中原风采,蛮夷如何能挡。海市不但贩入汉家造物,亦建起付出体系。将蓟钞的利用范围,及货币范围,不竭扩大。贯穿陆地、海上,二条丝绸之路。

涓滴成海,众木成林。蓟国风景,正潜移默化,影响天下。

此话,正中下怀。何太后言道:“既如此,二位兄长,万不成怠慢。天降瑞麟续大汉鼎祚。稍有不慎,惹怒天帝,降灾异以示警,非我家门之福。”

邪马台(yé mǎ tái)国,博多港,渐与蓟国港津无异。衣食住行,好恶时髦,皆与蓟人比同。女王那美,遂求赐国名。因立都城于筑紫岛(九州岛)邪马台地,故刘备亲赐国名为“筑紫国”。邪马台地改称“福冈”。以此类推,倭女王又将三十余从属国,自行改名:筑前、筑后,丰前、丰后,肥前、肥后,壹岐、对马,诸如此类。

深宫春秋,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四夷皆以汉化为荣。

岛夷不例外,蛮夷亦不例外。

“太后无恙否。”起家后,大兄何进言道。

“太后,所言极是。”大将军心领神会。

就刘备所知。凡岛国地形,居中多山脊,四周多高山。阵势自岛中向四缘,不竭降落。特别远洋多平原。故而,藏于深山密林中的岛夷,不急征服。先圈占远洋平原及边沿山地,分建城池,扼守枢路。二城之间,借舟船来往,远比横穿岛屿易。此,亦可借蓟国舟船之利。

督造博多港城时,大量倭人被雇佣。与蓟国工匠,同吃同住,同工同劳,多数已能传闻幽州汉话。汉字虽难,终归勤能补拙。如前所说,人类之以是被视作万物之灵。正因天生慧根。即便如时下倭人,刀耕火种,刳木为舟,以物易物,结绳记事。身长不过六尺,心智好像小童……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然却皆具有与凡人无异之学习才气。构造诸器、营建技艺,生而后熟,熟能生巧。

如这天积月累,不竭向化。岛夷悉知汉人有害,亦会主动下山,投奔城邑。人皆向好,无有例外。

沅水中游,沅陵至辰阳;沅水上游,辰阳至黔阳,逆上镡成水路,全线疏浚。海市良匠正尽力督造“构造悬楼”,牵舟带路。楼内士卒佐吏,皆当场招募,附属于水衡都尉。领薪俸百石至二百石不等。撤除搭乘过往船只,另有公船按期来回酉口,接送轮休。报酬在五溪人中,首屈一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