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也。”卫兹言道:“明公可还记得彭脱此人。”
“得二位贤弟互助,便有百万蟊贼,又有何所惧!”说完,三人把臂大笑。
“恭喜主公,再得大才。”帐内众校,纷繁抱拳相贺。
曹操抚掌大笑:“公台何不入帐自观。”
“陈宫在此,明公欲引何人与我相见。”声出帐外,恰是陈宫回营。
“非也。”卫兹答曰:“新帝继位,废史立牧。兵之兴者,自今始矣!天下大乱,唯高才疾足者先得之。蓟王威望天下,黑山为避锋芒,不吝远遁东郡。此乃‘丧家之犬’也。轻军疾行,本就缺粮,沿途又不竭裹挟群贼入伙。东抄西掠,入不敷出。不出数月,必将粮尽。当时,当不攻自溃。此战,明公当稳操胜券。”
夏侯氏,乃出前汉太仆夏侯婴。曹氏、夏侯氏,皆为谯县大族。二家又属世交。
陈宫从善如流:“敢问子许,因何‘恐血战黑山’,莫非觉得不能与敌?”
“彭脱不但未死,且还占有葛坡,收拢余部,阵容复起。日前与许褚斗将。若非蓟王门下督郑泰,口出‘刀下留人’,已身首异处。后领麾下人马,悉数投归蓟国。黄巾渠帅,尚且如此行事,何况黑山余贼乎。”卫兹之言,夏侯兄弟,皆可左证。
先前,曹操因受宋皇后连累,加上为洛阳北部尉时,以五色大棒,棒杀寺人蹇硕叔父蹇图,遂被蹇硕寻隙构陷,本应入狱。乃夏侯渊代其抵罪。后曹操设法救援,夏侯渊才得以免罪。黄巾时,兖、豫大乱,夏侯渊因饥乏而弃季子,赡养亡弟孤女。或便是此女,十三四岁时,出城砍柴,被张飞所得,纳为阁房。称“夏侯夫人”。
“明公谬赞。”卫兹乃谦谦君子,倾囊互助,自不例外:“半路知明公佯败诱敌,大获全胜。恐明公乘胜追击,血战黑山,故星夜前来相劝。”
陈宫掀帘入内,羽扇纶巾,自有风仪:“鄙人陈宫,见过诸位。”
“恰是。”
“若如此,黑山余众,何不北上投奔蓟王。反要投我帐下。”曹操再问。
陈宫言道:“若能招降黑山,兖州牧唾手可得。”
不等陈宫开口,卫兹已先行出声:“当仁不让。”
卫兹遂以直言相告:“蓟王忠义分身,恪守道义,有礼有节。为人办事,将兵治国,尽善尽美,无可指责。所谓瑕不掩瑜,人间又能有几人,如蓟王这般完美无瑕。听闻,白波四将投奔蓟王时,有宿贼数万,不肯跟班。只因虑及背负累累性命,蓟王断不能相容。故投并州牧董卓帐下,保全性命。窃觉得,黑山余众,之以是望风而逃,或亦是此因。”
快马加鞭,转眼即至。待勒寝兵马,不等曹操伸手抓缰,夏侯惇已翻身上马:“见过兄长。”
“波才授首,此獠继为渠帅。败北后,不知所踪。”曹操亲历此战,焉能不知。
“同为明公效力,公台无需见外,称我表字便可。”卫兹亦回礼。
“明公在上,受卫兹一拜。”卫兹当即认主。
“哦?且入帐一叙。”曹操双目精光一闪。却不知卫兹有何奇策,能不战而胜。
“贼心已死。”曹操幡然觉悟。先前,大量信徒被大贤能师鼓励,起兵谋反。屡战屡败,情势急转。大贤能师三兄弟,亦惨遭殛毙。白波、黑山,昙花一现,又接踵被灭。此时已知,谋反毕竟有望。为下半生早做筹算,亦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