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明见。”耿雍再拜。

“臣,张郃,领命。”张郃紧随厥后,跪在陈到身侧。

略作考虑,右相这便觉悟:“主公之意,若前为长吏,积功擢升,当不必再为守令。比方先为港长,港中户数、人丁,皆达晋升所需,当直升为令,秩比千石。不为守令,秩六百石。”

“擢升中垒左校尉陈到为前牙门左将,秩二千石,银印青绶。”

蓟国吏治,与时俱进,日臻完整。

“然也。”蓟王言道:“治民多年,积功而升。德才又岂不敷够。”

凡演武斗将,各有升迁。如此,皆大欢乐。

乃欲让位于庞德。

“然,当如何施为?”蓟王居高言道:“如太守,秩二千石。城令,秩千石。港令,秩比千石。且凡蓟吏,皆因政绩优佳,方能擢升。岂有降秩之理。”

“明日早朝,当见分晓。”蓟王笑道。

“臣,庞硕,服从。”

“擢升,燔史关军候庞德为后牙门左将,秩二千石,银印青绶。”

“敢问主公,因何不封许定。”必有人仗义执言。不料竟是门下祭酒,司马徽抢先。

“诸位觉得如何?”蓟王言“诸位”,乃是令殿中百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臣,许褚,服从。”许褚不及多想,离席下拜。

“若为守令,又当如何?”见百官皆不过议,蓟王又问。

因而,备吏以后,又添守官。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蓟王身侧,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可想而知,家风家声,亦不逊于此。还是那句话。一金知民气,何其便宜。

一国吏治,广输河北。正因无人可用,故双博士祭酒服虔,上疏求立“备吏”。

“如何重赏。”

目送中书令出阁。宋贵妃柔声言道:“无怪夫君,敬之。”

蓟王天生? 这便觉悟。所谓守令? 便是“代理长吏”。以一年为试用期,期满政绩合格,则转为正式。若分歧格? 则贬为下官。

“主公因何不封许定?”百官便有人私语相问。

本来。前汉时? 品秩并不牢固,随官员政绩好坏而变。初任守令,试用一年? 不得领全俸。如黄霸守京兆尹? 为二千石? 一年后增秩为中二千石。然待其被贬为颍川太守时? 又降秩八百石? 而太守本秩二千石? 后因政绩第一,再增秩中二千石。又如汲黯守南阳,秩二千石,因其为政腐败,考成优良? 增秩真二千石。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臣,窃觉得。可降秩一品。”恰是右相耿雍,持芴跽奏。

自兼督四州。河北吏治,渐与蓟国比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