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见蓟王之盛名。
“擢升军曲候韩猛为辅汉大将军府,右军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
“擢升军曲候徐晃为辅汉大将军府,右军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臣等,领命!”
钟繇。
“臣,服从!”
“臣,服从!”
“臣等,领命!”
“擢升军曲候关羽为辅汉大将军府,前军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民气随安。
典,主持,掌管之意也。典军中郎将,常日代大将军主持掌管营事。战时领中护军,节制诸军。
“末将服从!”
各级官吏未到任前。二位国相掌管的市楼和置楼,已先行设立结束。麾下刺奸、贼捕,细作、标兵。闻风而动。
“命校尉黄忠任典军中郎将。秩两千石,‘银印青绶’。”
有个别城邑,大半毁于大水。本觉得无人愿来到差。岂料新任城长看过后,欣然点头:“尚好。”
无妨试想一下。能逃到哪去?遣一豪杰,便是追到天涯天涯。必取项上人头而归。
诸如北海一龙三人,已独立在朝。崔琰三友,亦能独当一面。
果不其然。
得益于刘备一手打造的官吏架构。虽远在洛阳,蓟国国政却未受担搁。五县并入,官吏到任。修路通渠、屯田安民。皆仍旧事。熟能生巧。一片白泽的临乡,便是最好的试炼场。
我就问怕不怕?
便是秩比千石的五营司马,兼领比六百石王宫行人,年俸亦可折五十万四千钱!
品秩最高的黄忠领食双二千石。年俸折钱八十六万四千!
关羽、张飞,万人敌。随主公立名西域,论功居首。不该该啊……
所谓明以照奸。大王行高薪养廉。麾下家臣官吏,若无此能,又何敢领食高俸!
无妨。
“右军校尉、左军校尉、中军校尉,兼领王宫舍人。”国令士异又语出欣喜。
话音未落。合座惊呼。
城郭毁去大半,民居多数倾圮。断壁残垣,淤泥没履。民生凋敝至此,上官还口出尚好?
“擢升军曲候典韦为辅汉大将军府,中军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三百石以下家臣,自有两位国相颁布任命。不必在堂上朗读。
“擢升军曲候周泰为辅汉大将军府,左军校尉,秩比两千石,‘银印青绶’。”
关羽、张飞、黄叙、太史慈。四人乃是蓟王义弟。自当不能以舍人待之。
典军中郎将出自典军校尉。
家臣蓦地发觉。为何前军、后军二校尉,皆未能得食双俸?
每擢升一人,便有王宫侍卫大声通报。再由官吏书于市中书记栏,令史誊写后遍传国境。
心中又存侠义。身边亦多豪杰。
等等。
之前仕进,跑了也就跑了,逃了也便逃了。
“擢升军曲候蒋钦为辅汉大将军府,前军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
动静一经传出。举国颤动。
再加千石‘家俸’,二人年俸折钱六十八万四千。
又如,大兄刘文、二兄刘武、四弟刘修,刘氏宗族亦得晋升。
“擢升军曲候崔霸为辅汉大将军府,左军司马,秩比千石,‘铜印黑绶’。”
家国天下。有理有理。
秩比二千石的五营校尉,兼领六百石王宫舍人。年俸亦可折钱,六十一万二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