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关扼守,便计出智囊阎忠之口。
略作考虑,韩遂只得咬牙放行:“不送!”
韩遂叹了口气:“此,便是小女千里传信之企图。我与边章,各守一关。我二人中,只需有一人归降,汉军便可破关而入。小女之意:二选其一,让我早做筹办,切莫失了先机,坐视边章先降。当时,悔之晚矣。”
“我若不从,又当如何?”
“足下且看。”韩遂将茱萸囊置于身前胡床:“两端束带,便是两座雄关。西为金城关,东为大震关。我等皆是囊中茱萸。被束缚在二关以内。看似倚仗雄关,高枕无忧。然,凡有一关被破,放汉军入内。我等便皆如瓮中之鳖,俎上鱼肉。任人宰割。插翅难逃。”
以身噬虎!
“智囊……到底谋了个好出身。”出口竟沙哑非常。
“见过智囊。”
长女之以是能未卜先知,必中贾诩之计也!
见韩遂深思不语,安玄又道:“鄙人走得仓猝,未及奉告边将军去处。恐夜长梦多,这便告别。”
韩遂似已贯穿:“任解一头,亦皆可倒入。”
“这……”韩遂顿时词穷。却在电光石火间,幡然觉悟:“智囊!”
韩遂这便转入亭舍。
昨夜与安玄一席话,多是猜测之言。究竟贾文和,是否真能算无遗策,决胜千里。当目睹为实。
“本来如此……”安玄悄悄点头,转而又问:“二关皆是新筑。鄙人自洛阳西行时,雄关尚未完工。令女公子,如何能未卜先知?”
安玄低声言道:“物证皆在智囊之手。将军何不亲往查验?只需说‘故交别来无恙乎?’统统当自有分晓。”
凉州刺史!
寻觅数遍,却没能得见,韩遂或韩约之名。
说着,便解开一头丝带,将茱萸果倾在掌心。
受此一激,韩遂热血沸腾,浑身如同火烧。
贾诩神鬼奇谋,算无遗策。必留背工。正如安玄所言,即便韩遂不从,焉知边章、宋建之流,如何着想。
“文约来了。”阎忠笑着伸手:“座。”
玺印仿佛直入双目,烙在心尖。心头不由得一阵火烫。
韩遂紧握双拳,强行开口:“三今后,王国设席。此事可亦出贾丞之谋?”
撤除结婚当晚,解开夫民气衣时,韩遂从未如此这般,心狂跳,气狂喘,舌燥口干,浑身冒汗。
韩遂目光如炬:“任解一头,皆可倒出。”
“谢智囊。”韩遂端坐阎忠劈面,口出切口:“故交别来无恙乎?”
没等来图穷匕见。只见一枚鲜丽非常的印章:『蓟王之玺』。
好一记借刀杀人!
智囊阎忠,乃西凉名流。与辅汉大将军府右丞贾诩,自幼了解。曾口出“诩有良、平之奇。”先前抵死不从,乃至沉痾卧床,存亡一线。
“求一剂放心丸。”韩遂答道。
安玄走得轻松,韩遂却睡不结壮。展转反侧,一夜未眠,鸡鸣时分这便披衣坐起。
寻得日期,知表奏乃是数月之前所书。韩遂这才全信:“贾文和,神鬼奇谋。今若不从,他日必死无葬身之地也。”
“只需两端扎紧,茱萸无处得脱。”安玄遂将茱萸囊扎紧,双手赠还:“恕鄙人眼拙,不知此平常之物,究竟有何奥妙之处。”
韩遂浑身恶寒,如坠冰窟。
阎忠目光清冽,面上古井无波:“初时,我亦百思不得解。便是本日,端坐在顶阁之上,我亦不知要与那个相见。直到见到文约劈面,这才窥破天机。得蓟王举为金城太守者,必是文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