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弦一万,老弱五万余。”北乌伊列使,不敢坦白。

闻此叹,北乌伊列使,虽不置一语。然眼中哀伤,断难讳饰。谁又能想到,再经二百年疗摄生息,北乌伊列一起西征,兼并沿途诸国。直抵罗马边墙。匈奴王阿提拉,号称“上帝之鞭”。

北乌伊各国,乃由北匈奴伊蠡王部、呼衍王部并北单于残部,西迁奄蔡国东境所共立。“乌伊列”即为“伊各国”,因境内伊列水(伊犁河)得名。《汉书・陈汤传》载,匈奴郅支单于如得乌孙、大宛两国,便会“北击伊列,西取安眠”,既此。今已为康寓所灭。“北乌伊列”,言指西遁后,于康居北境,皋牢属国奄蔡,再立。

说到底,贵霜亦是游牧立国。其前身,月氏便是诸夏当中,一个陈腐的游牧民族。单从地缘而言,大月氏亦出诸夏。后不竭西迁,一部滞留河湟,融入羌氐,号小月氏。另一支,沿南北丝路,二路出关。北路融入乌孙、康居等国。南路出葱岭以西,先灭大夏国,立五部歙侯。稍后贵霜歙侯势强,代替大月氏。然贵霜等五部歙侯,皆以月氏自居。本质而言,贵霜虽已弃游牧行国。然其轨制,仍未脱出部落联盟。贵霜“王中之王”,既是部落联盟首级之意。

“敢不从命。”伊蠡王肃容下拜。

“西域长史,并未明言。”使者答曰。

“和亲可乎?”胡毗色伽二世,必有此意。若与绿洲仆人和亲。可比秦汉和亲。大汉姻亲之国,安眠岂敢轻举妄动。

“且传语西域长史,安眠之患不解,贵霜无从出兵。”胡毗色伽二世,终归未曾利欲熏心。

西域少史,领它乾令韦端,携它乾丞杨阜,访问域外使团。

“贵使当知,康居王已举海内附。献郅支城与都护府。康居国中,郅支各部大人,皆迁入城中安居。为都护府民。”韦端言道。

此言一出,因朝中群臣,群情纷繁。

闻此言,北乌伊列使,稍得心安:“下臣,戴德不尽。”

“我主成心,发郅支城中各部兵马,‘西取安眠’。不知贵国,可愿同业。”韦端终道破天机。

被韦端并杨阜,悉数入眼。二人相视而笑:“此乃豪杰也。”

“贵使出自何部?”韦端笑问。

“回禀上官,郅支诸事,下臣已知。”北乌伊列使,倍加恭敬。

“下臣,乃出伊蠡王部。”北乌伊列使恭敬作答。

北匈奴,灭族期近。

“莫非,王上非取安眠,乃另有所图。”伊蠡王很有主意。

一言蔽之,贵霜虽因丝路流金,富可敌国。然难改游牧风俗。

正因如此,故胡毗色伽二世,只取北身毒水草丰茂之地。对南部身毒半岛,河汊纵横,湿热多雨之三登沃壤,嗤之以鼻。

“今国中各部,有民多少?”韦端代主而问。

“同出北匈奴,汉匈世代和亲,本是一家。我主亦不欲见,北匈奴亡国灭种。”韦端奉告详情:“今,贵使传檄而至,我主把稳甚慰之。”

北乌伊列使,见身份被窥破,亦不讳饰。这便实言相告:“不瞒上官,下臣便是伊蠡(lù lí)。”

“北乌伊列使,拜见上官。”来者,恰是西逃北匈奴残部所立北乌伊各国使。

“不敢。”伊蠡王恭敬还是:“安眠乃强国,控弦之士,不下数十万。仅凭郅支城中兵马,如何‘西取安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