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中垒右校尉,常山赵云。”侧席安长御答曰。
“无怪门路流言,刘悝恨不得立,欲钞征书(注①)。”董太皇悉知内幕,亦不由五味杂陈。
谓“炉火纯青”,“入化入迷”,便是儒宗。遐想当年,蔡少师携百车辎重来投。刘备驱逐时慨叹。蔡伯喈,何其富邪?
自右国令造自鸣钟。蓟国可精准计时。此次冠军争霸赛,已超跑马场最快圈速。求胜之心,人马兼有。无需纵缰。神驹风驰电掣,你追我赶,瓜代抢先。腾云驾雾,如雷如鸣。
深看甘后一眼,董太皇悄声问道:“闻桓帝诏曰,兄终弟及。乃由勃海王刘悝担当大位。此事,当真否?”
再观场中太史慈,黄叙、张郃、马超等,一众少年才俊。董太皇不由慨叹:“大汉一藩,总有厥后者。”
“妹岂不闻,道上小儿歌乎?”董太皇提示。
老树新枝,可谓奇异。
见又携次女观赛。崔少师笑道:“伯喈,已送长女入宫闱。今,又助次女成名乎?”
“居首何人?”董太皇笑问。
曹子建言。“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谓妖女,智多近妖也。
“胜负何分?”长姐笑问。
“公然豪杰少年。”董太皇又指稍逊一筹:“此子何人?”
“然也。”安长御又笑。
窦太皇心领神会:“当百年无虞。”俗谓“三岁见老”。太学四子,乃治政谋国之俊彦,场上诸子,乃定国安邦之俊彦。
“三弟恐难制胜。”蓟王笑叹。
蓟王言道:“长姐称剑绝。纵白驹过隙,亦一目了然。”言下之意,即便肉眼无从辩白,亦可平心而断。
此言一出,众国老皆笑。颇多心有戚戚。有女当嫁蓟王家。
“恰是。”安长御笑道。
“现在再看。姐姐觉得,‘车班班,入河间’,福兮,祸兮?”窦太皇美眸,难掩悲惨。言下之意,时桓帝崩,无子,皇太后窦妙与父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儵,中常侍曹节,并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出使河间,奉迎新帝。刘弘时年十二。时董太皇不及而立,恰是如花妙龄。
蓟王闻“胡笳”,不由心生慨叹。灵辉大殿,满座高朋。直言,汉家才女,不过“班姑蔡女”。
汉女作胡笳,向化使然。才女蔡琰,名扬天下。
“班姑”者,班昭也。班固之妹,续写《汉书》。人称“曹大师”。“蔡女”者,蔡邕之女,名琰,字昭姬,传制“胡笳十八拍”。皆为一代女文豪。蓟王将二人并列,足见一斑。
“然也。”时过境迁,特别田圣亦在蓟王后宫。且今与董姝相依为命。故陈年旧事,窦妙亦不做坦白:“时先帝无嗣。欲行兄终弟及。大将军(窦武),撕毁圣旨。杀田圣等,宠妃灭口。后共议入河间。”
“但是长坂坡,度量阿斗者?”窦太皇亦知。
“但是杏林坞堡,单身护甘后者?”窦太皇亦是晓得。
“世子及冠,蓟王不过四十之年。远未称老,何其急也。”窦太皇柔声相问。
蔡少师笑答:“子真兄所言,亦是(蔡)邕所愿。”
“乃中垒左校尉,汝南陈到。”安长御再答。
“姊妹岂二嫁。”蔡邕言道。
“毫厘之间,当子龙为先。”长姐有一说一,侠义不减。
“那便是子龙为先。”蓟王笑中,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