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中垒右校尉,常山赵云。”侧席安长御答曰。
“然也。”安长御又笑。
“闻蓟王欲传王位于嫡宗子,及冠之年。本日,朕已尽知。”董太皇慨叹。
不及瞬目(眨眼)。余下千里驹,吼怒而过。难分伯仲。
“无怪门路流言,刘悝恨不得立,欲钞征书(注①)。”董太皇悉知内幕,亦不由五味杂陈。
蓟王言道:“长姐称剑绝。纵白驹过隙,亦一目了然。”言下之意,即便肉眼无从辩白,亦可平心而断。
老树新枝,可谓奇异。
忽听欢声雷动。
“天下三分,细思叔侄三人,继位大统,身皆有瑕。”窦太皇一语中的。
“班姑”者,班昭也。班固之妹,续写《汉书》。人称“曹大师”。“蔡女”者,蔡邕之女,名琰,字昭姬,传制“胡笳十八拍”。皆为一代女文豪。蓟王将二人并列,足见一斑。
“现在再看。姐姐觉得,‘车班班,入河间’,福兮,祸兮?”窦太皇美眸,难掩悲惨。言下之意,时桓帝崩,无子,皇太后窦妙与父窦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禄大夫刘儵,中常侍曹节,并持节,将中黄门、虎贲、羽林千人,出使河间,奉迎新帝。刘弘时年十二。时董太皇不及而立,恰是如花妙龄。
见又携次女观赛。崔少师笑道:“伯喈,已送长女入宫闱。今,又助次女成名乎?”
蓟王闻“胡笳”,不由心生慨叹。灵辉大殿,满座高朋。直言,汉家才女,不过“班姑蔡女”。
“世子及冠,蓟王不过四十之年。远未称老,何其急也。”窦太皇柔声相问。
“毫厘之间,当子龙为先。”长姐有一说一,侠义不减。
蔡少师之才,不下儒宗。略有整齐,不过是火候。
合肥侯被窦太皇所废,史侯被董卓所废,董侯为董卓所立。合肥侯复辟,只因《废帝圣旨》存疑。史侯复辟,董侯继位,只因董卓“托名汉相,实为汉贼”,贼臣废立,礼法存疑。
此言一出,众国老皆笑。颇多心有戚戚。有女当嫁蓟王家。
曹子建言。“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谓妖女,智多近妖也。
再观场中太史慈,黄叙、张郃、马超等,一众少年才俊。董太皇不由慨叹:“大汉一藩,总有厥后者。”
“恰是。”安长御笑道。
“那便是子龙为先。”蓟王笑中,情深意长。
“居首何人?”董太皇笑问。
国老私言,未能入耳。此时,正聚精会神,旁观场中跑马。
“东王父,三兴汉室,又岂需十载?”董太皇已知天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