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微亮,王傅便命演武场高低,打扫各处积雪。废除水沟结冰。又为遍置看台各处的新式暖炉,加满石炭和净水。此处便看出,篷顶的妙用。便可将烟气直排,又能遮风避雨。自搭建起连绵起伏的“鸾毳裘”篷顶。跑马、演武,皆可长年无休。

“如果一物,何取二名。”

立柱如伞骨支撑。隆冬时节,可驱动构造,收篷如落帆。亦或是升起篷壁通风,保存顶篷遮阴。诸如此类。构造术大行其道,蓟人深得其利。墨门大兴,几无可逆。

因而,世人又将目光投向,演兵器十四。

稍后,两座演武新器,万众等候,压轴入场。

十一至十五,演兵器旗,次第升起。

公府,当高于幕府。如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虽位在三公下,然亦可开府。唯有三公之上,可称公府。

终归物极必反。还需循序渐进。

今汉,尚书台分曹治事。有: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计六曹。蓟王将六曹分拆,(摆布)国相治政,王傅治军,少府治宫,门下治吏,国老治学。分掌六曹之事。各司其职,各行其是。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毕竟,事在报酬。再完美的律法,亦需人去履行。

“愿为庞硕、庞德,得演兵器十三!”

话说,何苗日渐阴柔,整日涂脂抹粉,画眉描红。举手投足多女流。让甘后忧心不已。万幸,大将军何进,并何苗,皆有子嗣。后继有人。今领食蓟国真二千石俸。何苗此生无忧。更加麟子阿斗,认祖归宗。何氏亦不至家道中落。便,随他去吧。

换言之,王傅公府,亦设在演武场中。

中书仆射荀采,大声唱报,亿钱得一,十倍递增。

知恩图报,理所该当。蓟王又岂能见怪。

所谓“公府”,《后汉书·灵帝纪》注云:“公府,三公府也。”太尉府、司徒府、司空府,合称“三府”。另有“四府”、“五府”之称。《后汉书·赵典传》注曰:“四府,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后汉书·樊准传》又注:“五府,谓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府也。”由此可知,广义“公府”,当是三公府,外加太傅府及大将军府之统称。

“且一观便知。”

先前,扬武校尉高览,入演武场,编组兵马。一起所见,长史、参军、兵曹、军监、禀假、军市,官舍林立,不一而足,服从一目了然。皆是王傅公府所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