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彼长。襄阳守军,更显势孤。
“南阳贼,招募多少?”孙坚气势逼人。
徐盛、宋谦、董袭、贺齐等,各守营寨,身兼大任。不成轻动。唯有孙坚坐镇樊城,安抚军心,调拨粮草辎重。
孙坚所倚仗,便是麾下数千江东健儿。时先帝北巡,为王芬设想。祖宅被淹,困守死地。孙坚率江东健儿,卸甲坦胸,死战不退。浑身披创,血流而亡,铸一世忠魂。
南阳已成死地。樊城又为孙坚所占。曹操退保州境,余下皆不知为虑。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二人虽心惊肉跳,恐怕有去无还。却也不敢不从。这便双双北渡,单骑入樊城。
其英勇,可想而知。
毕竟尚未功成。不成反目成仇。
袁绍亦笑:“荆州七郡,坐拥江汉之利。富庶大州,可屯十万兵。若能为我所用,顺下击之。关东并江左,皆入彀中也。”
孙坚遂以时势相问:“汉室倾颓,四海不臣。奉陛下圣命,攻伐荆州。刘表数败,据城恪守。为今之计,该当何如?”
“孙文台,真猛虎也。”
孙坚蓦地觉悟。《襄阳记》有载:“汉末,诸蔡最盛。蔡讽,姊适太尉张温;长女为黄承彦妻,小女为刘景升后妇,瑁之姊也(此时刘表尚未续娶)。”
只可惜身侧无人可用。何去何从,唯孙坚一人定夺。
孙坚笑道:“公子尚不知,江陵已为我儿所夺。”
成皋,关东联军大营。
“敢问公子,此鸿门宴乎?”蔡瑁低声求问。
“非为二位项上人头。”阴瑜笑答:“孙将军另有所求。”
“哼。”孙坚笑道:“必来分功也。”
“可也。”袁绍当机立断:“命文台,引军策应。”
中军大帐。
闻孙坚三战三捷,高出汉水。袁术喜极而入。
心念至此,孙坚喃喃自语:“宜当速攻,迟恐生变。”
“竟有此事。”阴瑜面露惊奇:“如此,只需攻陷襄阳,将军当立不败之地也。”
“喏。”徐盛这便领命。
成皋并虎牢守备,仍交丁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如公子所言,襄阳雄城,强攻不易。可有奇策,不战而胜。”孙坚求问。
临时修兵,坐等襄阳刘表,杀二人满门。断绝后路。亦是孙坚,乐见其成。
二人这才稍得放心。同为世家后辈,自当守望互助。同声同气。
“喏。”
倍思前后,孙坚答曰:“回禀右车骑,孙坚当受命行事。”
更何况荆州降兵甚多。不加练习,尴尬大用。
“喏!”
“速速请来,不成失礼。”孙坚喜道。
沿途关隘,不敢禁止,悉数放行。
“可有南阳间家,为我所用。”
“敢不从命。”阴瑜再拜。
阴瑜答曰:“荆州豪族,莫过蒯、蔡、马、黄、庞、习。今皆举族迁入襄阳。如有一族,为将军所用。夜开城门,不战而胜矣。”
若触怒袁绍,挥兵来攻。腹背受敌,此战危矣。当虚与委蛇,再做计算。
诸多降卒,不求短兵相接,上阵杀敌。只求摇旗号令,裹挟助势。捎带看家护院,足矣。
猜想不出数日,当有捷报传来。当时,血海深仇,不共戴天。蔡瑁、张允焉有贰心。
“宜当速下。”袁术言道:“驰援孙文台。”
“将军所言极是。”阴瑜言道:“二城坚毅,恐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