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国《二十等爵》,士农工商,国之石民皆有进身之阶。岂能认人诽谤,摆荡根底。比起后代皇朝,惟钱论贵贱,惟衡量尊卑。买卖权钱,合污同流。
两汉义节,泰初烁今。
泛舟后津。便有一少年公子,信步登岸。问过太学之地点,遂登舫车,前去太学站。楼桑乃王兴之地。楼桑八景,天下着名。先前民多地窄,重楼林立。现在即便新开大溪地,士农工商,皆奔楼桑。更显民多地窄。四海客旅,特别多。
“大河之尾,有青州牧刘岱,翥凤舰队屯守,河北当可无忧。”王傅言道。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高祖于先,世祖居中。蓟王乃出汉室,食君俸,便是食汉禄。两汉四百年,义理传承有序。于时民气中,特别名流大儒,富商豪杰,心中慎重,可想而知。
“孤,亦有所虑。”蓟王承认。幕府代督四州兵马政事。权重可想而知。三幕丞并全军主,皆为蓟王谋主。位高权重,不成久居人下。
择(五)月初大朝会。
“十县计有五万六千户,三十三万六千余口。若加二部乌桓,许有五十万众。”上计令答曰。
然,牵一发而动满身。若抬升幕府官俸,必自上而下,团体拔高。如州牧,当由真二千石,升为中二千石。
故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效三独坐,国老居中独坐,称国席。
如前所说,蓟国宫职,类加官“位特进”。幕府中丞本是中二千石官。因宫职由(中)庶子,晋升为少傅,故官职亦加官至万石。
不愧是儒宗。
蓟王以辅汉大将军,兼督四州。故四州官吏,皆出幕府。
楼桑后市。
又曰:“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
如此,皆大欢乐。
此乃吏治之重,治国之本也。
“黎阳津扼大河水路,与南岸白马津相对。”王傅进言:“可将黎阳津二分。立水军大营,并民船港口。”
“十县计有编户多少,人丁多少。”蓟王又问。此才是关头。
毕竟另有朝堂。
曹孟德纵百般利好。亦无可洗荀彧殉道之污。
既为并轨制。蓟国萧规曹随,开万石国俸。
一门之利,孤悬于众门以外;一家之言,伶仃与家国之侧,则轻且贱。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老婆,丰年关身饱,凶年免于灭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报亭张贴,观者如云。众说纷繁,各有体味。
连接“民贵”与“君轻”,维系全部封建体制,有序运转,便是『百官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