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诸多下品石木,皆被蓟王买去。陛下会心一笑。大小寺人皆从黄门令处,得足琉璃宝钞。亦乐见其成。而州郡百姓,对蓟王仗义脱手,多感激涕零。
“谢王上,援救之恩。”身陷囹圄,陆康风采不减:“此去当不问世事,遍观蓟国千里斑斓国土。了此残生。”
刚除监狱之灾的前乐安太守陆康,正与赶来相送的一众洛阳老友,及幕府二丞,举杯话别。
然寺人验收时,却各式抉剔,以材质整齐不齐为由,逼迫州郡贱卖,代价仅为原价非常之一。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额,因而只得重新采买,再运京师。寺人仍各式抉剔,不肯采取。如此几次,劳民伤财。乃至木料积存朽毁,宫殿却比年未成。
蓟王与陛下,皆春秋鼎盛。今季献费已达六亿。若来岁足有七亿,焉知后年、大后年,不成满十亿乎。如此,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献费又该多少。以陛下嗜钱如命之真脾气。又岂能自断财路,又岂许被人断财路。
“瞻前需能顾后。”心念至此,陛下沉声道:“传语蓟王:‘朕既赐加黄钺,当便宜行事’。至于重开二郡,立三韩属国,垂白叟可先制定,再开朝议。”
曹节心灵神会:“若如此,明季献费,当破七亿蓟钱。”
陛下此来,便为三韩半岛。待诸事毕,这便起驾回宫。今季得六亿三千余万蓟王献费。这便暂绝修宫钱。诏发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师。用来重修宫室。又在河间买田宅,起第观。
更涨民怨。
“蓟王欲灭扶余乎?”陛下笑道:“闻蓟王抄掠三韩岛夷,补薮中农夫之缺。又渡海贩来数万倭女,与之相配。今,可有百万之众乎。”
亦如陛下所说。羌乱平后,黄巾之乱遂成帝国第一亲信大患。
上至陛下,下到寺人,皆心照不宣,将蓟国除外。禁中鹰犬,更无一人敢擅入蓟国境内。
州郡不敢怠慢。募集劳力,伐大木凿纹石,源源不竭送往洛阳。
陛下悄悄点头:“垂白叟言之有理。两汉之交,趁中原大乱,四夷频频寇边,掠我边民,占我国土,多已尾大不掉。百年羌乱初平,陇右遍及牢营。非蓟王不成镇守。另有黄巾贼……死灰复燃。若再与羌人、岛夷勾搭,社稷危矣。”
贾诩笑执一礼。口中却答非所问:“府君此去,当风起扬波,后会有期。”
右丞贾诩笑道:“府君满腹经纶,乃匡世之才。且曾为渤海高成令。又闻县境东南远洋有‘无棣山’。山下‘明月沽’产盐。且‘平津乡’亦多渔家盐户聚居。不知然否?”
“启禀陛下。另有一事,与蓟王相干。”选部尚书梁鹄,起家奏报。
蓟王乃真豪杰也。
陛下亲临尚书台议事。
然天下之苦,唯蓟国例外。
“臣,服从。”梁鹄窃喜下拜。黄门令百万大钱,稳稳落袖也。公然“蓟王无难事”。
“前有乐安太守陆康,上疏诽谤朝政,涉‘大不敬’之罪而下狱。其孙陆尚,乃蓟国长令。便在蓟王面前哭诉……”
“且说来。”陛下笑道。话说“蓟王无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