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行司隶校尉事。”程昱心领神会。
荀彧言及短长地点。曹孟德必不肯去司隶校尉之雄职。
董侯问政群臣。王太师并曹太保,皆言可行。百官更是,异口同声,交口奖饰。
“喏。”程昱领命。
董侯毕竟幼年。谓“三人成市虎”。先有董骠骑入宫,传语“三分天下应二刘”之说。今,二位上公,亦出言附和。更加百官拥戴,无有贰言。董侯这便定计。
甄都二党相争,由来已久。为防被人诟病,为天子所恶。凡遇大事,必暗里相商。特别事关两党,切身好处。唇枪舌剑,据理力图,绝非一日之功。故多暗中谈妥,再公之于众。
孙策久居高成馆,得儒宗亲传。如何能不醍醐灌顶,幡然觉悟。
好处体贴,曹操心似明镜:“京师七郡,本就不为我属。另设司州,亦无妨。”
王曹二党,各出预案。
周瑜、司马懿,庞统、诸葛亮,众目相对,皆有计算。
闻太学老友入馆。四子这便间断学业,齐来相见。
见曹孟德,似情意已定。程昱又道:“若改司隶为司州,‘司隶校尉’之名,恐难再用。”
【书友福利】看书便可得现金or点币,另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存眷vx公家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荀彧又问:“州牧何人?”
言下之意。即便长涂二龙联手,尽遣翥凤、飞云,二大舰队出征。亦不过是,为刘繇找回脸面罢了。
然毕竟,非清流出身。岂能两袖清风,何谈与民秋毫无犯。若司隶校尉为王党所夺。可想而知,曹氏朋党,必望风解印去。
“若另立署寺,行司隶校尉事……”曹孟德忽灵光一现:“校事。”
“太师所虑,乃兄弟缔盟,诸刘合纵。二袁陈兵不动,荆襄七郡,必为明公所用。故欲取京师七郡以制衡。”程昱答曰。
王党之首,乃不其侯伏完,并尚书令桓典。曹党之首,乃出卫将军幕府。多由程昱为主,处置中郎薛悌为辅。
“不瞒贤弟,愚兄却有一事不决。”孙策言道:“日前,右将军兼扬州牧,刘公登门,许我九江太守之职。”
略作考虑,曹操已会其意:“太师之意,乃将司隶校尉之权,一分红二。吏治归司州牧,职典京师仍归司隶校尉。”
“恰是。”程昱答曰。
“此话何意。”曹操遂问。
仍由周瑜问道:“不知兄长,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