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将正月正、仲春2、三月3、蒲月5、六月6、七月7、玄月九,此“七重”,列为谷旦。“重日”被以为是“六合交感”、“天人相通”之时。特别“七夕”,乃月逢7、日逢七,并与金、木、水、火、土,合称“七曜”。

张俭又微微一笑:“与武帝时,‘别无二致’。”

“七月初七,王母降为(麟子)弥月之喜。”窦太皇,不置可否:“众卿可知武帝时,西王母蟠桃会之事。”

此言高深。言下之意,武帝时甚么样,时下亦是甚么样。故,见仁见智。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

然有些事,只可领悟,不成言传。宁肯托其有,不成信其无。

“众卿觉得如何?”少帝似有定夺。

仅此一句,足矣。

于人于己,皆是利好。

“西王母有五城十二楼。”少帝如有所思:“‘西王母’是否如我‘大汉天子’普通,亦是名号。”

降为麟子,弥月之喜。对西王母而言,又何尝不是可贵契机。天降麟子,再得西王母降福。令时人对中原仙门,重拾信心。汉室天家与西王母再续前缘,自上而下,引万民仿效。仙门阵容复起,足可于佛道之争中,扳回一局。

“然也。乃墉宫玉女王子登,飞降黄门寺。传语中黄门解步。解步遂报陛下,陛下又传公卿相商。”大将军何进将前后诸情,娓娓道来。

“本日之西王母,与武帝时西王母,有何异同?”少帝又问。

三公、九卿,神态如常。然大将军何进,却满面红光。从始至终,喜不自禁。虽为宿臣,仍不免手足无措,险殿前失礼。实在是喜从天降。

“臣,领命。”何进再拜而出。

西王母降为麟子弥月之喜。

张俭微微一笑:“老臣窃觉得‘别无分歧’。”

“何事如此火急。”本日本当休沐,故太皇问道。

西王母择七月初七下凡,亦有深意。

信者听之,自以为西王母寿与天齐。武帝时下凡,与本日下凡,皆同一人。

少帝能有此见地,张俭颇多欣喜:“或许如此。昔汉初,小儿于道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时人皆不识,唯张子房知之。木公、金母,便是二位仙尊。越人‘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木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木公主阳,掌男仙名籍。金母主阴,掌女仙名籍。合称‘木公金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