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节备,乃成武事。所谓上察天,下察地,征已见,乃伐之。”
文王曰:“静之何如?”
“九曰,尊之以名,无难其身;示以局势,从之必信,致其大尊;先为之荣,微饰贤人,国乃大偷。
三疑
“天下之人如流水,障之则止。启之则行,静之则清。呜呼!神哉!贤人见其所始,则知其所终。”
“六曰,收其内,间其外,才臣外相,敌海内侵,国鲜不亡。
发启
“古之贤人聚人而为家,聚家而为国,聚国而为天下;分封贤人觉得万国,命之曰大纪。陈其政教,顺其风俗;群曲化直,变于描述;万国不通,各乐其所;人爱其上,命之曰大定。呜呼!贤人务静之,贤人务正之,愚人不能正,故与人争;上劳则刑繁,刑繁则民忧,民忧则逃亡。高低不安其生,累世不休,命之曰大失。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贤人将动,必有愚色。
顺启
文启
文王问太公曰:“文伐之法何如?”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文王问太公曰:“何如而可为天下?”
“八曰,赂以重宝,因与之谋,谋而利之,利之必信,是谓重亲;重亲之积,必为我用,有国而外,其地大败。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十曰,下之必信,以得其情;承意应事,如与同生;既以得之,乃微收之;时及将至,若天丧之。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怜悯相成,同凶互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一曰,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功德,苟能因之,必能去之。
而得之,不成不藏;既以藏之,不成不可; 既以行之,勿复明之。夫六合不自明,故能长生;贤人不自明,故能明彰。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成先倡;人道无灾,不成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能够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文伐
“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全民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处之。”
武王问太公曰:“予欲建功,有三疑;恐力不能攻强、离亲、散众,为之何如?”太公曰:“因之,慎谋,用财。夫攻强,必养之使强,益之使张。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攻强必强,离亲以亲,散众以众。凡谋之道,周到为宝。设之以事,玩之以利,争心必起。
“七曰,欲锢其心,必厚赂之;收其摆布忠爱,阴示以利;令之轻业,而积蓄空虚。
“惠施于民,必无爱财。民如牛马,数喂食之,从而爱之。
文王问太公曰:“贤人何守?”
太公曰:“何忧何啬,万物皆得。政之所施,莫知其化;时之地点,莫知其移。贤人守此而万物化,何穷之有,终而复始。优而游之,展转求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