辕上侍从跳下车,抽刀在手,捺步沉迈。
手一挥,众酒随便欲再上。
闻言,围观世人纷繁转头一看,只见柳道旁停靠着几辆富丽的牛车,首车挑侧重帘,丝帘却半掩,辩不清此中之人模样。那坐在辕上的侍从,猛地一抖鞭,抽得“啪”的一声响,随后大声道:“答,小郎君话!”
刘浓洒然一笑,见其眼锋与罗环相差无几,心中却对这大汉生得些许兴趣,暗道:仅此一次吧,亦是个北地逃亡而来的军士,何况另有来福相求。
帘中人低问。
帘中人一声冷哼,声音虽不大,却因世人重视皆在此,是以酒坊侍从脚步亦为之一顿,齐齐看向余谯,他们不过是畜物普通的物事,岂敢与世家后辈较量!
余谯嘴角一翘,嘲笑渗满脸,随后不知想起甚,摸索着酒盏,淡然道:“滋其五十钱,或是咕点酒。如果其尚不肯走,再来唤我!”
“哦……”
辕上侍从声音极冷,眉间紧皱:“小郎君未问,汝何言之?”
闻言,余谯神情极喜,暗中的不安设定,斜着眼静侍那美郎君前来。
“嘿!”
“非也!”
两个声音同时响起。
刘浓不避,反而踏前一步,挽袖在胸前,好整以暇的打量。少倾,大汉低眉,随后缓缓回身,嘴里则嘟嚷道:“若不能帮我讨酒喝,来之何意?”
“你在此守着!若小郎君不止,你勿回!”
“吱吱!”
“啊!”
“哦!”
帜长两尺、宽一尺,白底黑边,上书二字:褚氏。
突地眼睛一凝,但见一道刀痕至其脖心而出,直劈至后脑。
竹叶,青酒?
酒坊挑角飞檐,高低两层,共有表里两进。因其紧临水、陆道口,乃入钱塘县的必经之地,是以来往舟车络绎不断,买卖大好。
“这位郎君所言,褚裒不敢苟同也!彼若不购,酒坊如何得售?是以,有购方有售也!再则,售竹叶,青酒;购竹叶青酒,二者岂会不相干?非论孰是孰非,终有非矣!若混合而至,君子不成取也!”
白袍嘿嘿一笑,亦不作恼,按着剑便疾步迎向柳丛,待行至一名月袍青冠郎君面前,其微微阖首,低声将事情原委道出。
非论何人,但见其风仪,皆会在心中暗赞:郎君绝色,真若玉仙尔……
余谯眉头一扬,随后轻笑道:“那,便请郎君答之,愿闻孰对孰错!”心中则在腹诽:好好的世家郎君,何必来掺合劣等腌渍人的事……
此中一人,竟然是那大汉,其昂头大声道:“我购竹叶青!”
林间蝉鸣不休,若在昔日余谯定觉烦燥,然此时心中却极喜。统统皆因小郎君将至,哪怕家属主庄就在本县,他亦有三年未见太小郎君了,此番小郎君前去会稽肄业路过酒坊,自是得好生欢迎。
尚未近前,余谯便怒了,将酒盏猛地一搁,腾地直起家子,冷声道:“怎地?这些腌渍货瞎了眼未曾,亦或识不得酒帜上的字!”
“是,先生!”
余谯闻声则喜,蓦地转头。
待下随一走,余谯挽盏徐饮时,瞅了瞅窗外日头,心道:小郎君快至了,使些闲钱打发这些游奸亦好,免得其腌渍了小郎君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