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子夜四时[第3页/共4页]

已至中午,道寺聘请世人入内用食。朱焘嫌室中香火缭人,遂命道寺摆案于枯松畔,世人围案而座。少倾,僧僮托着木盘鱼贯而出,内置各式清素之食,俱乃山中野菜,芽黄叶绿,满满摆了数案。刘浓浅尝其味,鲜嫩适口,细细一嚼,模糊有清爽雨韵与林间芳香。

“气腐败月朗,夜与君共嬉。郎歌妙意曲,侬亦吐芳词……”天上月桂树,月映人相依,游思,游思……

荀羡年方十四,是故稚气尚存,刘浓闻其所言,即知此事乃荀崧之意,荀氏矜持高门大阀,自是不肯身为外戚。东晋初年,司马氏嫁女已成愁,高门难入,低门不就,只得于中等世家中寻觅。荀氏过江即衰,恰乃中世。

“荀郎君……”刘浓微怔,此人不是别人,恰是荀灌娘之弟,逃婚之荀羡。此时,全部建康城皆知,荀氏荀羡不堪为司马半子,故而,远逃豫州,为安在此?

道寺上前,拉着铜环扣了扣门,清脆的声音反响。

“唉……”荀羡见刘浓不答,尚觉得真如阿父所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抑头看天,幽幽隧道:“其貌若陋倒也罢了,若其真乃放肆之辈,荀羡,荀羡宁死不从,愿为,愿为玉石俱焚矣!”说着,以拳击掌,来回盘桓,明显在思考如何才气玉石俱焚。

谢奕笑道:“阿大,何故不乐?”

此时见得刘浓,荀羡便如见了亲人普通,好生一阵絮干脆叨。刘浓本不想理睬,但其乃荀灌娘之弟,只得耐着性子听荀羡不住倾诉:山风哭泣,空雨无法,愁绪满怀……

道寺道:“有客来访?”

渐行渐近,风渐微,几叶红掌飘落枝头,打着璇儿眷眷飞,时而缠绕着青冠,倏而眷恋着袍角。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天不断人愿,故使侬见郎……”歌声悠悠,伴着轻风,悄悄浅,渐渐浸,极其好听。

佛入东土,寄身于道,现在五斗米道大行其势,‘佛’自不甘于后,是故,莫论道诗亦或这僧僮,皆不遗余力的鼓吹佛法。那天雷震神石,想必与那枯木逢春普通,俱乃报酬!

道寺笑道:“果乃成都侯旧识,相逢于寺,即乃有缘。二位且慢续,小道告别。”

画墙高高,小谢安掂着脚,不住上移。莺雪扯着丝巾,随其移而移。半晌,小谢安无可何如,只得欣然一叹,面露不愉之色,喃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吾不敌也。”

僧僮笑道:“此树乃佛语,本来独秀于山后野谷,世人可贵一见。得道寺眷顾,命人移植于此。每逢风来,若居住于树下,沉神入此中,即闻佛语如絮。成都侯,无妨一试。”

闻言,刘浓微微一笑,世人则大奇,脚下法度随之加快。这时,道寺却脚步一顿,落在了尾后,待世人踏出寺门,叫住刘浓:“成都侯,且留步。”

“宿昔不梳头,丝发披两肩。婉伸郎膝上,那边不成怜……”刘浓顿步,神情迷怅,恍忽间,似回到了上蔡,与桥游思一道,坐在桂树下,相互依偎,抬首望月。桥游思散着长发,一半铺于白苇席,一半浅拂于刘浓之怀。

“哦,大德,大德……”小谢安挺了挺胸,继而,嘟了嘟嘴,定定的看着刘浓,轻声道:“美鹤,画中报酬何肢体交缠,莫非,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