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青袍郎君急步行至近前,微喘着气,问道:“敢问郎君,方才所弹琴曲,但是稽叔夜的《广陵散》?”
来福抱着琴,一声呼喊,三名白袍围过来,随后自那松林深处,再钻出两名青袍剑卫。这两个青袍是李越遴选庄中部曲,取其精锐而训的剑卫。虽说此时江东世态靖平,早非昔年流匪四窜。可来福仍然不敢粗心,此次小郎君去会稽访朱焘,连他本身一共六名白袍、两名剑卫相护,另有两个白袍则在山下守牛车。
青袍郎君头亦不回的大声答道:“上山,讨乐谱!”
身边的白袍郎君笑道:“这有何难,如果郎君愿复琴谱相赠,我们可一同前去。既能得谱,又能不误归期,实乃分身!”
闻言,青袍郎君一愣,这才把目光挪开,一眼撇见在那亭子的四侧,侍立着四名带刀部曲,身披白袍。
白袍郎君摇了点头,晓得阿兄痴意犯了,却无可何如,只得捉着酒壶跟着他一同寻去,边走边道:“有竹叶青在壶,便是广陵散,于我亦若浮云矣!”
……
风杳杳漫来,裂得袍角纹展、波展。
陆始行至他身侧,问道:“此人风骨如何?”
俄然,陆纳似想起甚么,大声叫道:“等等!”
青袍郎君辩着琴音,眉头时皱时舒,仿佛深深的沉入此中,不成自拔;少倾,更是虚引动手指,作勾弦姿式。
思路渐远,挑眉而观。日渐西垂,光束成斜,射得案面模糊带金,此地离庄子另有五六十里,兴已尽了,不敢再行担搁。
白袍分在两边,刘浓从中迎出,正筹办顿首问礼。
周勰至野,走投无路之时,欲夺华亭刘氏之舟东渡。苦战半日,突有西蛮校尉朱焘路过此地,领部曲交叉至其背后。两相合击,周勰后辈部曲皆亡,有白袍纵刀取首。
山起于平原,峰势不高,满山皆被松柏翠掩,中有一条青石斜径绕而至颠。
……
十指齐按,一曲结束。
白袍郎君指着亭中,呵呵笑道:“阿兄遇音便痴!你且看亭侧的那些白袍部曲,莫非还不知此人是谁?”
刘浓见他们此翻模样,心中倒想起了一人,恰是那画痴卫协,嘴角渐渐升腾起笑意,说道:“郎君妙赏叔夜之魂,刘浓岂可藏谱自珍。如果成心,无妨留下府第名誉,非论山高水远,得闲之时,刘浓必携谱而往!”
青袍郎君想了想,点头跟上,走到一半,实在割舍不下,说道:“不可,我得归去,想体例把广陵散谱讨来!”
世家后辈报名亦有讲究,上等门阀以郡加名,劣等士族以县加名。比方刘浓和江左陆氏:华亭份属吴郡,可刘浓便不能称吴郡刘浓,而只能称华亭。能当得起吴郡陆氏四个字的,亦不会有别的陆姓,只要江东四大族中的陆氏。如果乱报,轻则惹人耻笑,重则便会被评以四字:尊卑不分!
音犹在缭,人已长身而起,方才跪坐不显身姿,此时再一观,身形颀长如松,六尺有半。他拂了拂袍摆,缓缓迈向亭角,背负着双手,放目视远。那眼神清澈之极,似蕴着满湖静水,若与其对视,极易堕入此中。
“啪!”
“唉!”
青袍郎君正色道:“我为讨广陵散而至,怎可白手而回,惩罚便惩罚!再说了,现在晋室社稷在江东,大师都是晋臣。族伯还领了我们吴郡的大中正呢,何必说甚么北伧不北伧!难不成要学吴兴周氏?呸呸,周氏哪能与我陆氏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