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孔子与子孙封号和绰号[第1页/共3页]

别的中原王朝除了给孔子赐爵位外,赐与孔子的子孙也赐了爵位,最早给孔子的子孙册封位的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期间(汉高祖十二年),来到鲁地祭奠孔子,封孔腾为奉祀君刘邦册封孔子后嗣第8世子孙孔腾为奉祀君,以后的千年时候里,封号屡经窜改,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为衍圣公,曾一度改成奉圣公,后又改回衍圣公,后代今后一向因循封号。

清廷承认——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世祖承认衍圣公在明朝享用的全数特权,六十四代衍圣公孔衍植仍任衍圣公加太子太傅。朝见时衍圣公仍列内阁大臣之上。衍圣公与朝廷的密切干系,到乾隆期间达到顶峰,乾隆天子曾多次来曲阜,并颁御书“与六合参”、“时中立极”、“化成悠长”等匾额,重修棂星门,易木为石。对于乾隆与孔府的干系密切,多有猜想,包含七十一代衍圣公孔宪培的一品夫人于氏,与乾隆干系密切,孔府哄传于氏为乾隆之女。据考据,乃乾隆义女。(官臣于敏忠之女)。后于道光年间于孔府东路建有于氏的祭奠专祠沐恩堂。于敏忠被罢官后,厥后嗣也多借居孔府。第七十五代衍圣公孔令贻他倍受皇恩。在京为慈禧太后祝寿时,赏戴双目炫翎;宣统二年(1910年)又赏穿带嗉貂褂。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袁世凯命令统统衍圣公暨配祀贤哲后嗣所受清朝的荣典统统还是,颁给衍圣公孔令贻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孔令贻于1919年病逝北京,1920年仲春其遗腹子孔德成是最后一代衍圣公四月大总统令孔德成袭封衍圣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当局令孔子嫡派裔孙改任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至此,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衍圣公封号被拔除。

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封号:“大成至圣先师”。

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元年):“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的第一个封号,“褒成”是国名,“宣尼”是谥号,“公”是爵位。孔子的后嗣是以也被封为“褒成侯”。

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先师尼父”“宣尼”。这里的“宣”为谥号。

二宗并立——也是从孔端友今后,因为宋金元三朝并起纷争,使得孔子后嗣册封呈现了南宗和北宗。北宋前期,女真族南下,赵构渡江于临安建立了南宋政权。孔端友于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随高宗南迁,遂寓于衢州(今浙江省衢州),是为南宗,厥后南宗袭封衍圣公的有孔玠、孔搢、孔文远、孔万春、孔洙等人。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大成至圣文宣王”。“大成”本是当代秦乐的用语。古乐一变成一成,九变而乐终,至九成结束,称为大成,厥后引申称集合前人的主张、学说等构成的完整的体系。孟子始用大成赞美孔子。

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封号:“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孟子·万章下》中载文:“玄圣”、“至圣”、“大成”均是对孔子的赞辞。

宋廷南迁后,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于阜昌二年(公元1131年)封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之子孔璠为衍圣公,主持曲阜孔庙祀事。伪齐政权被颠覆后,金熙宗于天眷二年(公元1139年)继封孔璠为衍圣公,厥后孔拯、孔摠、孔元措等袭封衍圣公,是为北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