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不失其所者久。
不自是,故彰﹔
六合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贤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悠兮其贵言。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埏埴觉得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涣兮若冰之将释﹔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
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繁华而骄,自遗其咎。
执大象,天下往。
虚其心,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得一以清﹔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神无以灵,将恐歇﹔
故建言有之: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常使民无知无欲。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驰骋畋猎,令民气发疯﹔可贵之货,令人行妨。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是谓袭明。
天长地久。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此三者觉得文,不敷。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敷觉得道。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听之不闻,名曰希﹔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是非相形,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儽儽兮,若无所归。
其次,亲而誉之﹔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有物混成,先六合生。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无执,故无失。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一章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故处置于道者,同于道﹔
世人皆不足,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古之善为道者,奥妙玄通,深不成识。
死而不亡者寿。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知常容,容乃公,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