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扛鼎之义士,再显神通;
凤四老爹沉吟了一刻,叫过船家来问道:“昨日那只划子,你们可还认得?”海员道;“认却认得,这话打不得官司告不得状,有甚体例?”凤四老爹道:“认得就好了。他昨日得了钱,我们走这头,他必然去那头。你们替我把桅眠了,架上橹,赶着摇归去,瞥见他的船,远远的就泊了。弄得返来,再酬你们的劳。”船家依言摇了归去。摇到傍晚时候,才到了昨日泊的处所,却不见那只划子。凤四老爹道:“还摇了归去。”约略又摇了二里多路,只见一株老柳树下系着那只划子,了望着却不见人。凤四老爹叫还泊近些,也泊在一株枯柳树下。
次日,万中书乘小肩舆到了府前城隍庙内里,还是穿了七品公服,戴了纱帽,着了靴,只是颈子里却系了链子。府差缴了牌票,祁太爷立即坐堂。解差赵升固执批,将万中书解上堂去。祁太爷瞥见纱帽圆领,先吃一惊,又看了批文,有“遵例保举中书”字样,又吃了一惊。昂首看那万里,却直立着,未曾跪下。因问道:“你的中书是甚时得的?”万中书道:“是本年正月内。”祁太爷道:“何故不见知照?”万中书道:“由阁咨部,由部咨本省巡抚,也须光阴。想目下也该到了。”祁太爷道:“你这中书迟早也是要革的了。”万中书道:“中书自客岁进京,本年回到南京,并无犯法的事。叨教太公祖,隔省差拿,此中端的是何原因?”祁太爷道:“那苗镇台疏失了海防,被抚台参拿了,衙门内搜出你的诗笺,上面一派恭维的话头,是你被他买嘱了做的。现有赃款,你还不知么?”万中书道:“这就是冤枉之极了。中书在家的时节,并未会过苗镇台一面,如何有诗送他?”祁太爷道:“本府亲身看过,长篇累牍,前面另有你的名姓图书。当今抚院大人巡海,整驻本府,等着要题结这一案,你还能赖么?”万中书道:“中书固然忝列宫墙,诗倒是不会做的。至于名号的图书,中书向来也没有。只要家中住的一个客,上年刻了大大小小几方送中书,中书就放在书房里,未曾收出来。就是做诗,也是他会做,恐其是他化名的也未可知。还求太公祖详察。”祁太爷道:“此人叫甚么?现在在那边?”万中书道:“他姓凤,叫做凤鸣岐。现住在中书家里哩。”
祁太爷当即拈了一枝火签,差原差立拿凤鸣岐,当堂回话。差人去了一会,把凤四老爹拿来。祁太爷坐在二堂上。原差上去回了,说:“凤鸣岐已经拿到。”祁太爷叫他上堂,问道:“你便是凤鸣岐么?一贯与苗总兵有相与么?”凤四老爹道:“我并认不得他。”祁太爷道:“那万里做了送他的诗,今万里到案,招出是你做的,连姓名图书也是你刻的。你为甚么做这些犯法的事?”凤四老爹道:“不但我平生不会做诗,就是做诗送人,也算不得一件犯法的事。”祁太爷道:“这厮强辩!”叫:“取过大刑来!”那堂上堂下的皂隶,大师呼喊一声,把夹棍向堂口一掼。两小我扳翻了凤四老爹,把他两只腿套在夹棍里。祁太爷道:“替我用力的夹!”那扯绳的皂隶用力把绳一收,只听“格喳”的一声,那夹棍迸为六段。祁太爷道:“这厮莫不是有邪术?”随叫换了新夹棍,朱标一条封条,用了印。贴在夹棍上,重新再夹。那晓得绳索尚未及扯,又是一声响,那夹棍又断了。连续换了三副夹棍,足足的迸做十八截,散了一地。凤四老爹只是笑,并无一句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