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生死之道说灵神(二)[第1页/共4页]

伏难陀颌道:“存亡二事,有如车轮,循环循环,永无停止。以是万物既有生,便有死。存亡乃是每小我都必须经历的事。不管帝王将相,贤愚不肖,都要面对这加诸他们身上无可回避的运气。不过即使究竟如此,正如中华儒门贤人孔子所说,未知生,焉知死?保存与灭亡,是两个截然分歧的天下,底子无从设想。而无知,又恰好恰是惊骇之本源。以是世人皆喜生而畏死。更加此而明出各种手腕,死力迟延及顺从灭亡之到来。又甚或者,自我蒙蔽耳目,对终会到临的灭亡视如不见。以是我们若想把握存亡之道,先就要先窜改这好笑的设法。”

伏难陀呷了口香茗,道:“大道大家会讲,但知易则行难,究竟如何通过瑜迦修行而臻‘梵我如一’境地,这便是贫僧的独得之秘了。当年佛祖释伽牟尼在菩提双树之下悟道,因此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本可就此涅槃离世而去,只因为心胸大慈悲,这才驻世说法四十年。龙无敌后代佛门大盛,使万千沉湎苦海之百姓能是以获得摆脱,皆由此而来。贫僧鄙人,天然难与佛祖媲美,但这一点心得,乃是辛苦证来,天然亦不欲见其与树木同朽。可惜‘梵我如一’之道说难不难,说易却也不易。有缘者不说一蹴即就,但是修习起来,也能进步神。但如果无缘者,哪怕苦心研讨平生,也一定能够有所成绩。贫僧寻觅十年,始终未能找到一名合适的传人,实在可惜得很。只不过……”

独孤皇后浅笑道:“伏大师以三十年研讨之功所得,定是非同小可。本宫自当洗耳恭听。”

听得独孤皇后向本身就教,究竟何为存亡之道。伏难陀安闲一笑,低喧两句梵语,随即肃颜正色,道:“所谓存亡之道,委实乃六合间最终究之奥妙。举凡花鸟鱼虫,树木草石,甚或飞禽走兽,乃至于我们这些人,万物究竟因何而生?又为甚么要死呢?若能此中穷通奥妙,则人间再无其他奥妙可言。贫僧精研诸家典范学说凡三十年,虽仍未敢大言明存亡奥妙,但总算是薄故意得。娘娘若不嫌弃,贫僧当不敢怜惜,将这点儿心得分享。”

独孤皇后不解道:“‘我’便是最根基的存在。刚才伏大师也说过,人间万事万法,都不能是空中楼阁。假定连‘我’也放弃了,但是还能有甚么其他的倚重呢?”

这天竺狂僧略微缓了缓,续道:“所谓‘佛性真如’,本来洁白得空。故此阎浮提乃之众生,只须能够保持赋性真如之纯粹,则大家皆可成佛。但是这赋性真如,亦像是天上雨水。一旦落地,便会因为尘凡中各种事物欲念而蒙上污垢。”他笑了笑,又道:“当然,也并非说落入尘凡,便永无成佛摆脱之机遇。雨水虽会被净化,但本质还是纯粹的。就像暕王子,他年纪尚小,心机纯真,正如白纸一张。若得明师安闲教诲,则自能不染尘凡俗念,将来成绩,未可限量。但如果年纪渐长……”

伏难陀不嗔不恼,浅笑道:“河南王说得也是。所谓知人丁面难知心,人间确有很多无知傲慢之徒,一知半解就招摇撞骗。换着是凡人,要辩白其真伪天然极难。但若晓得存亡之道,了然梵我如一的不二真谛,则此身此心,亦与梵天一体。常言有道,人在做,天在看。可知要想棍骗梵天真谛,是不成能的。既然不能欺天,则‘我’与梵天不成分开,又如何能够欺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