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十五 北境边城战事烈 庙堂云谲天下变 26[第2页/共3页]

费高章快走两步,在李从璟送走前一批文官、武将的空地,到了他面前,笑着号召道:“少帅风采诱人,实为老夫平生仅见,少帅之名早有耳闻,本日一见,方知何谓闻名不如见面,幸甚幸甚!”

年青人仍旧是不发一言,目光闪动,本身阴柔的气质更加阴沉了几分。

费高章年事高,又是幽州除却李存审外的文官之首,按理说无需如此客气。但是一来李从璟即将替代李存审,成为他的顶头下属,虽年青,不成等闲视之;二来,李从璟有光复平州、屡败契丹的大功在手,其能如何已是无需多言,岂容人不畏敬?

“伪梁灭亡以后,老夫数次上书陛下,请其改换幽州节度使,并保举你来代替老夫。你初北上时,老夫另有些担忧,唯恐你声望不敷,不能顺利顶替老夫的位置。这一年来,你虽屡有奇功,平叛将,克怀孟,败王彦章,攻大梁城,然却毕竟年青,边地民风彪悍,幽云多慷慨激昂之士,老夫也担忧你手腕不敷结实。现在,你给了老夫欣喜,有光复平州的功绩,这番代替老夫的位置,声望充足了。”李存审对李从璟说这些话的时候,眼中都是欣喜的笑意。

“先生是前辈,从璟该当前来受教。”李从璟如是言道,与费高章道别。

在现在的大唐,军功最盛者,有三将:李存审、李嗣源、郭崇韬。李存审兵马平生,为李氏流血无数,是大唐半壁江山;李嗣源也是常胜将军,多有大捷,军功卓著,在现存的唐将中,功绩仅次于李存审;郭崇韬的军功提及来并未几,重头戏在灭梁之战。

费高章作为幽州文官领头者,李从璟天然是熟谙的,因晓得对方的分量,在听闻费高章一番歌颂之言后,李从璟谦善道:“从璟幼年轻浮,当不得先生谬赞。先生老当益壮,气度翩然,从璟望之如慕神仙!”

费高章哼了一声,道:“腹有诗书,气自华贵,孟子言‘养浩然之气’,这些话难道没有事理?李从璟身为武将,交战多年,屡有军功,少年显赫,竟无凌人之态,反而谦逊谨慎,其因为何?一介武将,身出将门,李嗣源斗大的字不识得几个,而其风采中竟有儒士之意,温文尔雅,其因为何?一人兼有文、武之态,二者秘闻冲突,却在他身上相融相合,这申明甚么?”

“小人”如此,指代的天然是大唐现在的枢密使,李存审的弟子,郭崇韬。

“……”

宴会毕,已是深夜,一众文官、武将纷繁拜别。

一个月后,就在年关将至之时,一对衣衫褴褛的少男少女,走近了神都洛阳。

费高章哈哈一笑,笑着和李从璟打趣两句,又酬酢一阵,最后道:“少帅初至幽州,老夫也想尽一尽地主之谊,如果有暇,舍间必然蓬荜生辉。”

费高章放缓了语气,对年青人道:“一楼,老夫本日跟你说这些,非是要跟你研讨虚妄之物,而是要借机奉告你,李从璟不容小觑。他在平州所为的那些事,你应当有所耳闻,我且问你,若他要让幽州变成第二个平州,或是让幽云都变成平州,你当如何?”

当时王彦章领军克德胜城,大肆北犯,人皆胆怯,纷繁进言李存勖与伪梁划黄河而治,是郭崇韬第一个站出来,提出了“守魏州、保杨刘,汇合李嗣源直捣梁都”的计谋运营,并被采取,且身材力行。以是固然大梁城是被李从璟所霸占,但当时,李从璟不过是马前卒,郭崇韬才是运筹帷幄的人,功绩最大。他本又是李存勖近臣,因是得以在伪梁灭亡后,稳坐大唐最高军事机构一把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