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柱国之裔屈司马[第1页/共4页]

“哦?”李善道还不体味于志宁的才调,对他的投不投效,自是难像对待魏征那样,发自内心的主动和鞭策,但魏征这般正视此人,料此人当非干才,便展开笑容,大喜说道,“数闻玄成与我道君之才!不瞒於君,我久已有延请足下,助我之意。唯恐我名微德浅,君不肯也,故虽早有此意,未敢冒昧进书。幸赖玄成,终得君俯允襄助,……啊呀,不堪欢乐!”

与于志宁是初见,中间又有堂邑县长这个外人,深谈的话,当然今晚席上是没法说了。

魏征是向他提过于志宁,但关於于志宁的事,没有细说。

薛收的名字比较陌生,薛道衡之名,李善道却知。

魏征和薛收很熟,薛收曾向他的教员王通奖饰魏征,说魏征是“颜、冉之器”,魏征并是以得以在王通门下肄业了一段时候。

……

李善道请他两人落座,自也回到席上坐下。

李良有眼色,已给魏征、于志宁安排了下坐席,皆在上首,俱位处堂邑县长这位主宾之上。

李善道亮了下杯底,说道:“担了玄成一天的心,玄成安然还回,此一喜也;久闻于君贤名,本日得会,此二喜也。一杯酒,不敷表我欣喜。玄成、于君,满饮三杯!”

“回将军的话,于君家望在河南,后迁长安,其族本鲜卑万纽于氏,魏孝文帝时,改汉姓为于,六世传至于谨,从周太祖宇文泰南征北战,卓有功劳,得拜柱国大将军、燕国公。于君祖,隋上柱国、豫州刺史、建平郡公,讳义,即于谨之第三子也。于君父,讳宣道,隋内史舍人、成安县公。于君为其父之次子。

是以这晚宴上,李善道殷勤劝酒,尽显礼敬贤士的风采罢了。

“沙麓山”是座上古名山。传闻,周穆王曾在这里猎得白鹿。不过,这座山,早在春秋期间,就因山体的不竭滑坡而终究陷落了。魏征所说的此个“沙麓山”,指的是沙麓山保存的遗址。

故者,之前也。

魏征、于志宁、堂邑县长陪着李善道,将杯中酒满饮。

李善道笑道:“玄成,你越说,我越悔怨来贵郡来得晚了!”

冠氏的这位“于县长”没有下拜,只是叉手为礼,回声答道:“仆于志宁,故冠氏县长。”

题外话,不必多说。

李善道问道:“玄成,你说‘你友薛子’,敢问之,此那个也?”

与魏征一同出去的此人,年不到三十,身材高大,肩膀宽广,蓄有一部蜷曲的大胡子,往他脸上看去,眼神敞亮,眉毛乌黑,面色白里透红,——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养尊处优的美女人,但不知那里的原因,李善道瞧其长相,感觉仿佛与汉人的标准长相略微有些分歧。

于志宁较着没想到李善道会有这么个行动、这么番言辞,怔了一怔,赶快行礼,说道:“将军部曲,并无扰掠冠氏士民之为。仆挂印,系因仆官吏离乡日久,思乡难抑之故也。”

“是,前天仆是一时心急,恐怕于君果然回籍,因就没顾得上与将军禀报,便赶快出城去也。”

喜好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端请大师保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端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回将军的话,此君便是冠氏县善于君。将军,仆这两天便是去拦于君了!”

魏征说道:“其乡蒲州汾阴,距此千里之远。”

“已经回籍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