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被困小城[第1页/共3页]

曹仁问程昱道:“先生可知刘墉往那里走了?”

献帝更是心慌,问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曹仁仍将信将疑,问道:“请先生教我。”

刘墉不敢坦白,禀道:“陛下,不知为何刘皇叔策应的人马并不在这里。”

曹仁不敢对献帝生机,只得向刘墉怒道:“刘墉,不要再逞口舌之利,你敢与我大战吗?”

程昱道:“刘墉可去之地只要两处,江东孙权与其非亲非故,定不会前去;刘墉原是刘备部属,当今刘备便在新野,又是皇叔。我料定刘墉必往荆州去。或是刘表,或是刘备。”

曹仁点头称是,程昱又道:“将军记得每一队均要带几名奉侍过圣上之人,以免错过。”

刘墉摆布难堪,正自迟疑,献帝却急步上楼,对曹仁道:“曹仁,朕来了。”

曹仁无言以对,只得说道:“刘墉你要分开丞相,我自不拦你,为何威胁持圣上,这又做何解释?”

孟尝君万分焦急时,门客中又有一小我主动请缨。此人没别的本领,就会学鸡叫。他一学鸡叫,四周的鸡也跟着一齐叫了起来,守关的听到鸡叫便翻开城门,孟尝君是以才有惊无险地逃出函谷关回到了齐国。这就是成语“鸡鸣狗盗”的来源。

曹仁怒道:“刘墉,丞相待你不薄,为何要不告而别,做那背信忘恩之人?”

程昱果料不错。本来宋九生来矮小,不无能重活,凭口技之长混口饭吃。只是战乱纷飞,世人大多只顾逃命,如何另有闲心听甚么口技。宋九流落到了富义时又饿又病,只剩不到半条命。可巧碰到刘墉招募人才。不限出身不限才气。宋九勉强一试,不料却打动了刘墉,收在其身边,不但叫报酬他诊病,又为他造屋置田、做媒主婚。宋九是以感激涕零,视刘墉为再生父母,时候想着要酬谢此恩。

刘墉朗声道:“将军错也,刘墉并非薄情寡义之人。刘墉深知丞相相待极厚,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故殚精竭虑,为丞相分忧,刘墉闪击河内,火烧乌巢,计取邺城,已报丞相之恩,何谈忘恩负义?”

刘墉不擅粉饰,献帝看出端倪问道:“崇如,朕看你神采不善,是不是产生了甚么变故?”

程昱苦笑道:“追不追得上也要追啊。”顿了顿,又测度道:“许都以南至古城、汝南沿路都是夏侯将军的兵马,因此刘墉必不敢走通衢。只能绕道而行。伏后又不能骑马,山道崎岖,何况现已是寒冬,多有积雪,马车行走不快。我看另有但愿。”

刘墉严峻的心顿时放了大半,这里便是与刘备约好策应的处所。但是刘墉走遍全城,却没见到刘备的一兵一卒。刘墉立时慌了神,心知定是产生了甚么不测。

却说刘墉一行,若走大道,早已达到襄阳,正如程昱所料,刘墉不敢走通衢,只能走小道。并且更不顺的是山道本就盘曲,不料又是雪花漫天,泥泞难行,偶然一日只能走十数里。刘墉心急如焚,而伏后并蔡文姬、貂蝉等极少出门,如许停停逛逛却极是高兴。这日好不轻易出了曹操的防区,达到一个叫安昌的小城。

曹仁虽传闻过刘墉部下战力惊人,却不太信,便叮咛副将带兵去撞城门。那副将手一招,一队刀盾兵和一队枪兵随之出列。刀盾兵左手持盾向上斜举,以保护本身及中间的枪兵向城门方向冲去。(未完待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