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送来一朵由缎带绕成的红色的大花,分出五支,交与刘墉挽一端,其他四端天然在四女手上。五人目不斜视,神情持重,走上堂去。虞翻婉转地吟诵着赞辞,“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实在。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诸葛亮含笑道:“哥哥请叮咛。”

董袭答道:“曹仁兵少,只追到离襄阳五十里便撤兵了。”

刘墉暗忖,曹操还在幽州脱不开身,短时候不会南征,恰好能够休整一段时候,便笑道:“等过了年,我们一起去襄阳朝见圣上。”董袭点头承诺。

“不承诺,不对劲。”又是划一的答复。话音刚落,又有人俄然出声叫道:“没诚意!”世人听了更是大笑。

“公子爷,你感觉嫂子们美吗?”

“圣上可安然?”

刘墉点点头,又问道:“大哥那边伤亡如何?”

第三位是蔡文姬。刘墉略一想,笑道:“秀外慧中。”“不错!”

“那可不可。我们可都看获得的,新娘各有各的美法,公子爷如许说你们答不承诺?满不对劲?”

诸葛亮站出来得救道:“我看不如如许。要新郎用分歧的四字词语来描述四位新娘,既要显现分歧,又得贴切精确,不然便惩罚他如何?”

“新娘到!”司仪拉长声音,大声叫道,顿时将堂上的喧闹声压了下去。刘墉和众来宾的目光都看向了侧门,不一会儿,前面红灯带路,丫环扶着各自的蜜斯鱼贯而出。当时还没有红盖头一说,因此每位新娘的边幅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四人头上或是“倭堕髻”,或是“堕马髻”,不一不异,插着金簪、翠钗、步摇等物,身上皆着大红绣花的曲裙,上面装点着各式珠宝,在灯光的映托下熠熠放光。虽高矮、肥瘦略有分歧,却一样的粉面桃腮,亦羞亦喜。这些来宾里大多是刘墉的部下,年青活泼,见新娘们一个个如花似玉、倾国倾城,便在一旁起哄喝采。

丫环备好蒲团,“拜六合……”刘墉及四女俯身跪倒,望空而拜。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必然奉上。”

“不可!重说一个……”

“重说两个……”

世人听了这通解释都鼓掌喝采,貂蝉更是一副羞答答的模样。更加明艳动听。

“都美。”刘墉可不被骗。

沃盥一词出自《周礼?春官?郁人》,“凡祼事沃盥”,指用净水洗涤双手,表示两边对婚姻的态度,有纯粹持重之意。丫环、喜娘分自端上铜盆,让两边在盆中洗净双手。虞翻又唱道:“‘沃盥礼’毕,行‘同牢礼’。”汉朝普通都是分餐制,“同牢礼”则是伉俪吃同一个碗里的肉和饭,表示两位新人今后合为一家的意义。

新郎新娘在虞翻面前站定,回身朝向堂外。来宾们也随之入堂,半晌间便围了个水泄不通。虞翻浅笑道:“诸位请寂静。”稍待半晌,虞翻清清嗓子,大声道:“新人行‘沃盥礼’。”

“起,拜高堂。”四女一阵黯然,刘墉父母双亡,做媳妇的只能向空椅而拜了。可转过身一看,只见椅上安坐着一名白叟,眼中带泪,倒是一脸高兴和幸运。(未完待续。)

“哪一个最美?”又有人起哄道。

刘墉又惊又喜,仓猝跳上马来,向诸葛亮等打了个号召,先抢到董袭的面前,和这些同生共死的兄弟一一拥抱,又在他的胸膛轻打一拳,体贴道:“大哥没受伤吧?”董袭笑道:“哥哥身子好的很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