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将名单收好,次日一早,便带着我前去礼部,与王杰、德保、纪晓岚商讨对策。纪晓岚捋着髯毛,深思半晌后说道:“现在证据在手,可这吴省钦背后有和珅撑腰,若直接弹劾,和珅必然会设法禁止,乃至反咬我们一口。”
乾隆帝微微点头,话锋一转:“现在朝堂之上,暗潮涌动。此次山东乡试,虽经你清算,可仍有风声传出,有人对科考舞弊之事遮讳饰掩。你刚回,需多加留意。”刘墉心中暗想,深知科考乃国度提拔人才之根底,舞弊之事若不除,必将摆荡国本。
几今后,刘墉轻车简从,带着我和张成、甄平踏上回京之路。都城的繁华,在他眼中却似蒙着一层纱,远不及山东田间百姓朴素的面庞实在。刚至都城,还未及回府,刘墉便被急召入宫。
王杰也说道:“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将弹劾之事提上日程,以免夜长梦多。”
而和珅,固然告发了吴省钦的卖官鬻爵行动,但是吴省钦是他保举的,他也难辞其咎,遭到乾隆的峻厉斥责,并罚俸两年以观后效。
刘墉看着请柬,嘲笑一声:“和珅这狐狸,怕是坐不住了。”我在一旁担忧地说道:“大人,这和珅府上,会不会有诈?您此去,可要多加谨慎啊。”
乾隆五十二年夏季的一个午后,养心殿内茶香袅袅。乾隆天子坐在龙椅上,神采凝重,刘墉恭敬地垂手而立。
甄平接着说道:“大人,我也暗中查探到了一份名单,上面有十多个举人都是费钱买的,这些人常日里不学无术,底子没有真才实学。”
第二日,早朝之上,还没等刘墉出列,和珅便将直隶主考官吴省钦买卖举人之事一五一十地向乾隆帝奏明,并让刘墉呈上了甄平汇集的名单作为证据。刘墉正在迷惑,只听乾隆说道:“科举乃朝廷提拔人才之底子,那吴省钦实在是罪大恶极!刘墉,你去卖力此事,查清后将吴省钦立即凌迟正法!”
刘墉点头表示附和:“好,明日早朝,我们便向圣上禀明此事。”
乾隆昂首看着刘墉,语气降落地说道:“刘墉啊,朕克日对嵇璜、曹文埴二人之事多有考量。嵇璜年龄已高,在任上虽勤恳,然其行事气势渐显保守,于诸多新政推行,似有停滞。曹文埴呢,理财方面确有才气,可听闻其在处所上的一些行动,亦有可议之处。”
和珅一听此话,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很清楚此中之意。刘墉见状,起家告别:“本日多谢和大人接待,刘某另有要事在身,先行一步。”
刘墉带着我来到和珅府,和珅早已在府门口等待。见到刘墉,他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哎呀,刘大人,好久不见,真是驰念啊。本日特备薄酒,还望刘大人赏光。”
和珅将刘墉送至门口。看着刘墉拜别的背影,和珅咬牙切齿地说道:“刘墉啊刘墉!你狠!算你狠!”因而立即让刘全备轿进宫去了。
乾隆看着这些东西,气得髯毛都抖了起来,厉声说道:“胆小妄为!胆小妄为呀!刘墉!朕命你务必严查此事,将吴省钦凌迟正法!”
乾隆气得浑身颤栗:“刘墉,朕如此信赖你,将奥妙相托,你却如此孤负朕意!你可知,朝堂奥妙泄漏,影响多大?多少民气生猜忌,朝堂动乱!”
刘墉微微一笑,说道:“和大人动静还真是通达。实不相瞒,我克日一向在探听如何给我们家刘希鹏、刘泷买个举人的事儿。”